•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模范】徐桂香:用爱撑起一片天
  • 【模范】徐桂香:用爱撑起一片天

    时间:2017-06-05 22:46:25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

    她在前几年有了一家公司,如今近40名员工95%以上均为残疾人。

    她经常和员工们说:“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如果不把公司当成家,自己糊弄自己,谁还会接纳你?”

    因为员工们的先天不足和生活局限,员工的父母看病掏不起医药费,她要接济;员工生孩子住院,她也要帮忙;甚至员工赴异地参加舞蹈比赛这样的琐事儿,她也要像一个家长似地操心——许多员工的私事她都近乎一管到底。而对于所有员工来说,她在给他们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让这些人在心灵上重获新生。她就是锡盟弘心博爱民族文化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徐桂香。

    为什么要直接称呼徐桂香为“企业法人”?因为她这个老板当得不太像个老板,用徐桂香自己的话说,人家的买卖都是“富人企业”,而她办了个‘穷人企业’。

    因为绝大多数员工的特殊原因,弘心博爱民族文化有限公司不仅是经营性企业,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徐桂香说:“经营上我们能挣一口就吃一口,和以效益为先的正常企业比相差很远。”

    在商言商,开公司为什么吸纳了如此多的残疾人员工?徐桂香说:“我丈夫的哥哥和嫂子就是聋哑人,在开公司前我经营过一家美容院,看到嫂子没工作,我就教给她技术并让她在美容院上班。”后来,徐桂香有了搞服饰加工的想法,嫂子用手语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跟着你干,因为你是个好人。”

    徐桂香原本是民族服装厂的下岗职工,自己也有布艺加工的功底,服饰加工厂办起来后,因为嫂子的原因,又有一些没有工作的残障者前来应聘。

    残障员工们的幸福和希望,是靠着手艺一针针“缝”出来的。“起初我从北京采购一些迷彩布料,让员工们学着加工,开始的时候我一个一个地手把手地教,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学,用缝纫机都不会拐弯。”徐桂香回忆道。企业的 “第一桶金”是锡盟蒙医医院加工布艺的订单,床单、枕套、窗帘、消毒布等,这单生意养活了企业两年。

    面对经营前景,徐桂香当然苦恼过,她说:“社会救助和安置残疾人力度欠缺,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有力气没处使,有些时候想到还能为这些生活困难的人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于是,我就坚持走这条路。”

    徐桂香身为经理,不仅要解决这些残疾人员工的就业问题,更多的时候她充当了他们生活中的“家人”。员工们因为正常沟通有困难,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总无法有效解决,徐桂香就会来帮忙。韩超是一名聋哑残疾人,是服装厂的老员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担心因为残疾找不到对象,整日郁郁寡欢。徐桂香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牵线了在厂实习的赵晓霞,两人通过了解,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结婚生子,一家人幸福美满。

    “他们身残志坚、团结友爱,工人们为了不让正常人瞧不起,干活抓时间、产品抓质量,从不会因为自身是残疾而马虎做活。”徐桂香说。公司的生产车间不同于其他工厂,这里没有嘈杂的机器声,更没有形色匆忙的身影。一走进工厂内,工人们有的在缝制,有的在串线,相比较其他健全的工人,他们对这份工作更加珍惜和用心,许多员工都感受到,对于残疾人而言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为了能给员工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徐桂香每年都为职工们按时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她眼里,这些残疾人不仅是公司员工,更是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徐桂香对他们都关爱有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