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聚焦财险和再保险的巴菲特,旗下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成绩并不尽人意,同时,一直“看空”车险业务再次“唱空”。根据梳理,巴菲特保险版图主要包括四块,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BHRG)、国家雇员险公司(GEIC)、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以及BHSI为首的其他规模较小公司。
而根据此前安信证券梳理,巴菲特经营保险有四大原则:一是了解所有可能引发损失的风险;二是保守评估任何风险的可能性;三是设置在支付损失和成本后仍能盈利的保费;四是若不能获得恰当保费就放弃。
数据显示,受保险业务亏损影响,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伯克希尔再保险集团和General Re部门均陷入亏损。一季度,伯克希尔不包括一些投资利润的营业利润下滑4.8%,至35.6亿美元。其中,汽车保险公司Geico利润下滑34%。而保险业务整体亏损2.67亿美元,去年同期该业务净利润2.13亿美元。
对此,巴菲特指出今年前四个月Geico增加了近700,000投保人,相当于去年数据的两倍。“由于新业务在第一年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的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削减了新业务”,巴菲特说,这将是我们的教训,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巴菲特进一步强调,Berkshire保险业务在第一季度浮动增长了140亿美元。
此外,专门针对车险,巴菲特表示,关于这个自动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车辆对保险的影响,这是以后要扩大讨论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技术能够让世界更安全的话,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但是对我们这种汽车保险公司来说,可能并不是太好的一件事。
下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郝演苏今年在中新经纬APP发布的署名文章《巴菲特告诉你为什么资本都偏爱保险业》,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型成长之路为例,探索资本争抢进入保险业的内在原因。
巴菲特告诉你为什么资本都偏爱保险业
近两年,上市公司进入保险业的力度持续增强。截至2016年底,在中国保监会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机构超过两百家。其中,有7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设立或参股设立保险机构的公告,比2015年的42家增长八成。除了上市公司,2016年拟设立或参股各类保险机构的非上市企业的数量近千家。为什么资本争抢进入保险业?从伴随“股神”巴菲特一起成长的那家重要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型成长之路上,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提起股神沃伦・巴菲特,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有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是一家重要的公司伴随和支撑他一起成长,这家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62年,32岁的沃伦・巴菲特收购了以纺织品生产为主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是巴菲特第一次拥有生产型企业。但由于经营管理问题和化纤产品问世对于纺织业的冲击,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在市场一直没有起色。1969年,巴菲特开始通过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方式进入保险业,希望利用“廉价”的保险资金作为撬动投资的杠杆,最终使伯克希尔转型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控股企业集团。
伯克希尔目前几乎100%控股的重要公司有这些:GEICO(美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之一)、General Re(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Shaw Industries(在伯克希尔纺织业务基础上形成的地毯公司)、Nebraska Furniture Mart(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城)、Bergheim' Jewelry(著名的珠宝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北美最大的铁路公司)、Precision Cast parts Corp(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公司,是波音、劳斯莱斯、空中客车、庞巴迪等著名企业的指定零配件制造商)。同时,伯克希尔作为最大股东的著名企业包括: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富国银行和华盛顿邮报等。
虽然伯克希尔业务结构庞杂,但其核心业务仍以保险为主。而我们观察的重点可着眼于其庞大的现金流,即“浮存金”(float,主要由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构成)。浮存金是保险公司为应对未来理赔所需而必须提存的预备金。本质上,浮存金并不是保险公司所拥有,但却可以进行投资运用,以获取产业与市场的投资收益。
保险业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巴菲特深谙保险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保险及其金融功能可以让实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保险业形成的大规模浮存金,建立保险负债业务大幅扩张的平台,不仅可以形成权益类证券投资的粮草,还可以为控股集团的各项产业提供发展的能量。因此, 巴菲特对于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牌照极为看重。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即使伯克希尔出现资金链紧张,巴菲特从未考虑过卖掉任何一张金融牌照。巴菲特在2013年年报中表示,首先来看我们的保险业务,从1967年首份年报出版以来,保险业务就是伯克希尔的核心业务和持续扩张的引擎。从1970年到2013年,保险业务提供的浮存金从0.39亿美元增长至772.4亿美元。伯克希尔正是利用源自保险板块的浮存金形成的并购杠杆,实现了目前高达五千亿美元的总资产。
而巴菲特的目标,不只是参股更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而是在金融领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为伯克希尔的长远发展储备并购的弹药。伯克希尔从单一的纺织业转型为以保险为主的金融控股巨头,成为国内外许多以实体产业为主的上市企业转型过程中争相效仿的经典样板。参股保险公司对于上市企业具有的益处主要有:促进转型升级、降低融资成本、分享保险红利、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市值。
许多准备投资保险业的企业都将伯克希尔作为一种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对于保险公司利润来源的理解经常走偏。众所周知,巴菲特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于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在综合成本率低于100%时,浮存金成本可能为负。同时获得承保利润和可用于投资的浮存金,是所有希望通过保险业务打造投资平台的企业家梦想,但巴菲特坚持把保单价格定在盈利或至少盈亏平衡的水平上。
伯克希尔的保险产品主要为风险保障业务,从不涉猎短期理财及违反保险经营原则的“噱头”业务,从而减少了非保障性业务对于其保险板块可能形成的财务管理压力和相关风险。应该说,从保险到投资的模式并没有特殊魅力,有了保险牌照并不意味可以带来超额收益,只有规范经营形成承保利润,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浮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