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房产新闻 >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时间:2016-11-01 09:57:36  来源:  作者:

      编者按:中国商业地产起步和发展这数十年,弄潮时代的人群中,总有几个我们值得记忆并与以之作为榜样的标志性人物,他们会是谁?

      中国商业地产兴起之迅速,让人们看到了短短数年间就席卷全国的商业地产热潮。但这兴旺的景象,短短数年后又似乎在快速消融,就像阳光下的冰雪。

      对比一些我们正在学习的对象,中国现代商业地产缺乏的是根基与底蕴,而这些需要时间。

      我们最不应该担心的就是时间,因为我们拥有后发的优势,只要善于学习和融合,那么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加上独有的发展速度,铸就属于自己的现代商业地产典范与成就。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为中国商业地产长远未来而努力,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批为中国商业地产起步与发展做出莫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的角色各异,成就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他们代表着过去这数十年间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一批探索者、领航者。

      今天,我们将看到的是万科高级副总裁丁长峰,以及上海(楼盘)K11主席郑志刚。

      丁长峰的商业战场

      作为履职万科长达二十多年的元老,丁长峰向来以如此严谨沉稳的形象示人,而事实上无论是装束亦或是工作,他秉持着同样的态度。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笔挺的西装,干练的平头,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作为履职万科长达二十多年的元老,丁长峰向来以如此严谨沉稳的形象示人,而事实上无论是装束亦或是工作,他秉持着同样的态度。

      即便对待媒体采访,他也会把打印好的提纲放在桌子上,其间还有标记着密密麻麻的红色笔记,对此他解释称,总归要正式一些。

      然而,作为万科有名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和曾经被看好的王石第一接班人,丁长峰委实低调,他的秘书就曾透露:现在媒体上使用的照片,还多为十几年前拍的,几乎不接受采访而又甚少参加公开活动的丁长峰,确实没有留下太多影像。

      然而,在2015年初北京(楼盘)万科的人事变动中,接替毛大庆任万科商业地产总负责人之后,向来低调的丁长峰在这一点上稍稍有了些改变,毕竟从做了二十几年的住宅领域转战商业地产,对其来说,需要改变,特别是在面对万科商业地产还有待发展和完善的这盘棋时。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他自己也在重置自己的心态和重构知识储备:“接手后的一年里,我基本上没看过住宅项目,我刻意避开去看市场上住宅的项目,只想把这些东西忘掉,我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商业、办公和资本市场上看这些。”

      此外,马不停蹄地对万科在全国60多个城市已有的20多个城市综合体做实地调查,据此为万科商业地产做了顶层设计,制定未来社区型购物中心和加强体验业态的方向。

      然而,正如丁长峰曾说的:“接手万科商业,自己不是变革者,而是改良者”。在前任毛大庆(楼盘)开拓的局面之下,不是要推翻重来,而是要找寻到属于万科商业自己的特点。

      在过去两年已经不再做传统的住宅地产,丁长峰做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文化工程;一个是滑雪山地度假项目,即近两年比较火爆的体育+;最后一个就是万丈资本。

      由此可见,丁长峰在为万科商业地产开辟别样的路径增添附加值的同时,还把目标转向了存量资产管理。

      上述的万丈资本就是在2014年底,万科联手东方资产旗下的房地产资产管理平台东方藏山,尝试打造国内的第一只社区商业REITs,万科旗下的多个社区商业物业将被打包进这个平台。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我们给万丈资本设定的目标是未来能够成为像Blackstone这样的全能型的选手,将来能够管基金、管REITs,管很多东西。万科认为未来存量资产管理可能是一项更大的生意,所以愿意在这一块提前做好安排。”

      丁长峰甚至如此表示,未来万科的商业地产会走轻资产的金融化道路,只有打通国际资本,才能找到万科商业的未来道路。

      即便对于存量资产如此看好,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商业地产面临更严苛的要求,而丁长峰能否一如在商业新战场上复制往昔的辉煌,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郑志刚艺术商业经

      K11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源于郑志刚的艺术造诣和对于艺术的固执。

      穿行在欧美典雅风情的上海淮海路,浓郁的都市休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条沉淀了近现代百年历史风云的商业街区最繁华路段,上海K11高达9层的塔尖闪烁着亮光,一如其在内地商业圈和高品位文艺人士内心耀眼的光环。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这座引领了文化商业风潮却又被称为“难以复制”的商业体,在仅有的三万多方空间里打造了以艺术为精神内核的闭环生态,频繁的、高层次的艺术展览和艺术学院社区活动赋予了空间以艺术的灵魂,真正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水乳交融。

      因而,虽然名为艺术购物中心,但是创始人郑志刚更愿意称之为“博物馆”,其商业模式也定性为“博物馆零售”。

      细究这座盘活存量商业的经典案例,其成功之处众多,但是最为关键的,行业的研究者指出“因为这个项目背后藏着一个个对艺术偏执的人”。

      把这些醉心于艺术的人集合呈现就是上述提及的郑志刚,作为香港珠宝大王及新世界系开创者郑裕彤的长孙,进入商业领域是其不可选择的人生。

      然而郑志刚早期的学成之路却似乎显得“不务正业”――18岁的他进入哈佛大学学的不是商科而是文学,在此期间,他广泛接触了绘画、歌剧、游泳、滑水等。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右1为郑志刚)

      虽然回国之后的他开始为接手家族事业打地基:在北京做房地产市场研究员、供职于高盛、瑞银做上市、融资工作,但是早期对文学的涉猎已经在其骨子里打上了烙印,而他本人也曾说:“我很庆幸在年轻的时候系统地学习了文学、艺术、历史这些所有涉及人生观的东西,因为这是做事的基础”。

      事实证明,艺术和商业的双重积累给予了其别样的商业眼光。

      2008年,郑志刚从港府手中接过位于九龙区一个整改项目,便琢磨将艺术与购物结合在一起,最终答案便是K11――在开业的第二年营业额同比前一年翻了几番,在香港商业低潮时期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正如郑志刚所说,K11锁定的目标人士就是“25岁至45岁的时尚上班族、潮人”,这群有着高品位的文艺人士,他们标榜个性,追求生活的品质,会为带有文艺标签的产品附加值买单,骨子里对文化艺术的倾心使得郑志刚似乎更是深谙这一群体的“逼格营销”。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万科丁长峰和新世界郑志刚

      (右2为郑志刚)

      在2010年,郑志刚将上海淮海中路的新世界大厦改为K11 Art Mall之后,商场不仅随意陈列十多件价值高昂的艺术品,不断更换艺术品陈列窗,而且不辞辛劳地从日本引入众多原创和小众品牌,打造商场品牌的唯一性,另外敞开式的商铺陈列也营造了互动性氛围。

      最为成功的是,郑志刚受博物馆展览附带的纪念品、咖啡厅同样能产生经营性收入启发,在上海K11引入了艺术展览中心,于2014年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轰动了一季,观展一时之间成为“潮人”指标,最终观展人数累积超30万次。

      K11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源于郑志刚的艺术造诣和对于艺术的固执,“我是创始人,所以我的员工都要跟着我的角度、我的文化走。K11的会员也是一样,如果你不热爱艺术人文,可能你很难融入这种文化”。

      历经六年之间,上海K11培育出了大量粉丝经济和丰富社群活动,而郑志刚似乎想把这门艺术商业玩得更溜,他提出,“2020年,全国将会有12个K11”。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