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重磅!5省违规举债64亿 手法花样百出
  • 重磅!5省违规举债64亿 手法花样百出

    时间:2017-12-12 15:45:47  来源:  作者:
    导读

    江西、陕西、甘肃、湖南、海南5个省的5个市县通过出具承诺函等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 64.32亿元。

    近日,审计署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其中披露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情况,经审计发现,江西、陕西、甘肃、湖南、海南5个省的5个市县通过出具承诺函等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 64.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审计结果中首次揭露了地方举债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审计结果中首次揭露了地方举债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审计结果中首次揭露了地方举债手法。

    花样百出的违规举债手法大揭秘

    又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地方政府表示我也很无奈啊,修路架桥、建医院办学校、招商引资、通讯住宅哪个不花钱。自94年推出“分税制”改革后,国家分完大蛋糕后已经没多少余粮了,地方人口要养,政绩和GDP也要提上去。地方政府想办的事太多,要办的事太多,这想办的事和要办的事加在一起更多,那怎么办,缺钱只能想办法筹钱啊。钱从哪儿来?

    这就涉及到地方政府“钱路”的问题。

    通常,地方政府为筹钱无外乎三种情况:卖地、向中央申请资金,借钱。卖地总是有限的,向中央要钱也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怎么办只能借钱了,这时候就需要地方融资平台了。

    小债(ID: bondreview)获悉,目前披露的9起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案例中,6起由地方融资平台主导,2起政府部门直接向当地企业借款,1例是直接向当地银行借款。

    在这6起由地方融资平台扮演重要角色的案例中,有地方政府直接向当地融资平台公司借款的,但更多的地方政府则通过当地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违法举借债务。

    陕西省韩城市就是典型案例之一,据审计内容显示,韩城市政府4部门向当地融资平台――韩城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城市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借款3.57亿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形成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3.57亿元。

    为了筹到钱,当地企业也往往是地方政府借款的对象,手段主要是让企业垫资或直接借款。例如海南省海口市,政府发函让61家企业和单位出资垫付征地拆迁资金,政府下令地方企业岂敢不受,最终结果就是55.44亿的借款,53.43亿的钱没有还上。

    除了上述案例,还有直接向银行借款的。一些由政府控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为当地违规融资提供便利,地方性政府银行人事关系你懂得,借钱都是分分钟的事。不过据悉,这种荒唐的违规借钱形式已经引起了充分重视,其风控问题已然被监管层看在了眼里。

    马儿偷吃野草,就能跑快了吗?

    今年7月份,中财办指出,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问题,都是“灰犀牛”。

    地方政府官员换一批就有一个新指示、新政策,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大量烂尾,流转的大量土地杂草丛生,招商引资的公司却压根没有资本,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拖欠了不少农民工工资。

    12月4日,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价值20亿元的巴中市政府的重点项目南龛文化产业园 “烂尾”,坑了一批承包商。12月7日报道,南宁美食城豪华楼群烂尾变鬼城,每栋价千万。

    地方政府大肆违规举债的根源在于扭曲的政绩观,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习惯以经济指标和城市建设论英雄,再加上事权和财权不分,很多地方政府倾向于短期内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刺激拉升GDP,扛着“发展大旗”一路高歌前进,一不留神又违规多借了几亿。盲目投资的冲动,产业过剩,产生了极大浪费和亏损;债台高筑只能借旧换新,债务越滚越多;最终搞了一堆“形象工程”、“业绩工程”,却发现对经济发展没有半点好处。

    适当借债能缓解当下之急,对短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业内人士指出,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说明,个别地区、个别领域债务风险控制如果不当的话,就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过量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地方债的解决之道

    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5.32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 80.5%,相较 2015 年有所下降,并未触及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专家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可控,局部地区存在风险。

    在过去的数年中,尤其是近2年来,多部委联合“一起踩刹车”,采用“开前门、堵后门、修围墙、治存量”方式,甚至采用终身问责制,促使地方债发行“有法可依”。 在中央高层重视防风险背景下,打击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也持续保持着高压态势。

    曾一度被寄托于有效化解地方债问题之一的PPP,在具体的实践中又衍生出了“明股实债”等新的问题。

    经济学家温来成表示,地方政府降负债,这个问题从长远的出路看,还是要纳入到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去考虑。

    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原因是财权、事权不匹配。

    “堵,不如疏。”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12月7日在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论坛上表示,从历史经验看,越堵地方债就越难化解。

    小债(ID: bondreview)建议,地方债一味加紧监管风暴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深化改革 、建立良性机制让地方政府这匹马儿吃得饱、跑得快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债市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