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折扣不再是唯一吸引力
  • 折扣不再是唯一吸引力

    时间:2017-11-18 15:54:29  来源:  作者:

    梅双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双十一”仍然是一场大戏,成功吸引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注意力。天猫和京东分别交出了交易额1682亿元、1271亿元的亮丽成绩单。不过,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除了折扣优惠,消费者还对“双十一”背后的支付、物流等津津乐道。

    “今年的支付竟然不卡了”、“"双十一"收到的第一个包裹,没想到这么快”,“双十一”前后,朋友圈里不少好友在分享购物体验。笔者明显感受到,朋友圈晒促销战果的少了,点赞物流给力的多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交易额只是一个数字,但消费满意度是实实在在的。当我们提到“双十一”,不再只想到折扣,这或许是零售业态的进步。

    如果你错过了“双十一”,不必担心,还有“双十二”在等着你。近年来,电商购物节花样百出,几乎每个电商平台都会在特定的时间推出各类购物节活动。这些电商购物节以打折促销为主要形式,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对品质的关注度上升。如果一味强调折扣,恐怕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网络购物节在经历了试水期、爆发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起初定位于折扣促销的节日慢慢也在转型。在“双十一”进行多年后,各大电商已经转换了策略,不再直接强调折扣,而是采用更为复杂的红包规则和预售规则,这其实是淡化消费者对于折扣和促销的刻板印象,引导消费者进行品质消费,也激发了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电商平台对“双十一”、“双十二”极力赋予更多节日的内涵。今年,阿里将“双十一”称作“全球狂欢节”,京东则将“双十一”定位为“全球好物节”。为了迎接“双十一”,更是办晚会,办线下快闪活动等。一方面赚够了流量,另一方面也是引导消费者加入购物狂欢。今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还纷纷邀请一众知名品牌助阵。这所有的举动都是在告诉消费者,来吧,除了五折优惠,我们还有品牌保证、无人贩卖、智慧门店,满足你对高质量消费的所有想象。

    电商们零售的转型还体现在对支付和物流的日益重视。支付手段和消费金融领域也成为竞争的发力点。今年“双十一”期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等各大消费金融公司的促销推广活动五花八门。数据还显示,今年“双十一”前夕,超过160万淘宝和天猫商家从网商银行获得了超过1000亿贷款,解决自己的备货资金。相比去年“双十一”,贷款的商家数量上升20%,但贷款的额度翻了一番。另外,今年“双十一”,全国有12家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近50种消费保险,帮助商家和消费者解决物流、质量、售后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双十一”当天,消费保险的保单数达8.6亿单,刷新纪录。

    在物流方面,各大电商都将智慧物流作为今年“双十一”的重头戏。菜鸟网络通过大数据赋能,给每一个包裹分配了最优线路,通过把平台、商家、快递公司总部和网点的数据打通,物流公司能够提前知道物流的流动,及时做好准备。通过自动化技术,在菜鸟超级机器人仓群,AGV机器人、全自动流水线、机械臂等实现联动服务。京东物流则打出了“无人科技”、“多样服务”、“数据驱动”、“协同开放”等王牌。北京、青岛、上海、广州、武汉等13个“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及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等在今年“双十一”全面投入使用。

    不管是“双十一”还是“双十二”,对于电商平台而言,都是展现各方面实力的契机。网络购物节对于拉动内需也有重大的意义,“双十一”已然从全民的购物节升级为中国消费的风向标。在人人都在谈论新零售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双十一”的主角,无论是支付体系还是物流体系,都在昭示着未来电商产业的发展格局。当我们提到“双十一”不再只想到折扣,零售的进步已经开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