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报告:人均旅游消费年均增长47% 父母和子女旅游消费观大不同
  • 报告:人均旅游消费年均增长47% 父母和子女旅游消费观大不同

    时间:2017-07-20 20:41:55  来源:  作者:

    和妈妈去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90后的张宝说,带妈妈去云南拦不住她买玉,去西藏拦不住她买银,回来后才追悔莫及。

    挖财、腾讯旅游联合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双方基于挖财丰富的记账理财数据和腾讯旅游丰富的浏览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父母和子女旅游消费观的种种不同。

    报告显示,旅游群体过去三年的旅游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47%,特别是餐饮、交通这两个项目增长迅速,餐饮消费是三年前的三倍,交通支出则增长了55%。在旅行方式上,八成的60后旅游时仍执着于知名景点,而超过一半的80后只想在当地街道溜达;在吃喝方面,60后的吃喝在旅游消费中占比5.4%,80后的吃喝则占10.4%。

    总体而言,父母辈旅游更像是观光型,而子女辈更在乎旅行体验,所以更愿花钱在吃喝玩乐上,增加旅行愉悦感。报告认为,父母和子女旅游中出现的代际差异背后折射的是旅游消费升级,而随着80和90后逐渐成为旅游主体,体验式旅游将取代观光式旅游成为主流旅行方式。

    代际差异:父母爱观光 孩子重体验

    在挖财和腾讯旅游的这份报告中,对比父母和子女两种年龄层的旅游消费观后有不少有趣发现。八成60后旅游时仍执着于知名景点,而超一半的80后只想在当地街道溜达,深度融入当地风土人情。5.4%的60后在旅游中愿意花钱在吃喝上,而年轻的80后则有10.4%的人愿意花钱吃好喝好。

    对这一点,很多网友感同身受。网友“嘻嘻”在钱堂社区上表示,老妈不准买瓶装水,带了大大小小五六个水杯。另一个网友“JohnnyZZ”的老妈则舍不得吃海鲜,一定要在酒店里吃泡面,还爱去超市买现炒的炒面,去了四天,最后一天是在酒店里看电视度过的。

    但即使在吃喝上节俭,爸妈们其实花的钱比你们都多。报告显示, 60后的年度人均旅游购物花费超过5000元,而90后在旅游购物上只花2713元。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多花钱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超过一半的50后和四成的60后在旅游中都遭遇过宰客和强制购物。

    综合而言,这反映了父母辈和子女辈截然不同的消费观:父母的旅行方式更传统,喜欢走马观花型的观光旅游,更容易被怂恿在景点购物,却更少把钱花在改善旅途的吃喝上;而子女则相反,他们更注重旅游的整体体验,更想要的是融入当地的生活式旅行,同时也更能拒绝景点购物,把更多资金安排在增强旅行体验方面,保证自己旅行生活的舒适度。

    此外,挖财和腾讯旅游的这份报告显示,年轻人更喜欢有挑战的旅行,三成多的80后、90后都喜欢在旅行中尝试极限运动,而在50后和60后的群体中只有不到两成的人愿尝试,这也侧面印证了新生代旅行者敢尝试重体验的旅行消费观。

    消费升级致差异 生活化旅行将成趋势

    父母辈和子女辈所体现的上述差异,其实正是整个旅游消费经历转型升级的折射。

    前述报告的研究员说,父母辈所处的年代物质较匮乏,所以在吃喝上非常节俭,而由于物质缺乏的经历,又容易有囤积物品的心态,加之景区人员的游说,很容易在无节制的买买买。同时,集体主义观念较重,更能接受旅游团全包式服务,少有个性化需求。

    新生代的80后、90后成长在物质丰裕时代,他们在购买上更看中物品和服务所带来的体验,不会盲目购买。同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为透明,也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旅行玩法,自己也有主见有决策权,这导致了他们在旅途中更注重当地生活体验,爱深度旅行,也更不会遭遇宰客,消费更加理性。

    传统旅游旅行平台提供同质化服务,但随着旅游主体客群和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报团观光模式日渐式微, 以往旅游靠的是资源渠道取胜,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而在互联网破除不对称之后,新的旅游要靠内容和服务取胜,更多自助式,生活化的多元旅行越来越被消费群体接受。2016年《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当前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自助游客比例分别为93%、82%、61%。

    挖财从用户记账数据也可看到,用户的旅行支出和其支出在不断上升且愿为品质出行买单的比例在逐年上涨。挖财认为,未来的旅游将更像是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自助式、生活化将更契合新主流用户,旅游产品供应平台若能有效挖掘用户需求,做好定制化和用户体验,必定将在新旅游业态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