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引导长期投资“银行+公募”仍大有可为
  • 引导长期投资“银行+公募”仍大有可为

    时间:2017-07-15 20:58:45  来源:  作者:

    代理基金业务迎来16年之际,中国工商银行7月12日联合中证指数公司联合编制的“中证工银财富基金指数”正式发布。业内人士称,这是国内首款银行财富管理定制基金指数,旨在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简单、实用的资产配置分析与参考,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将改变目前银行代表基金销售的传统模式。

    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最早从2001年开办代理基金业务,目前累计销售基金7万亿元,所服务的基金客户在2016年时增长到了1996万人,代理基金业务占中间业务收入的48%。

    “商业银行是基金销售的重要力量,而"中证工银财富基金指数"的发布,将有利于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不断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升为投资者服务能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秘书长郑富仕表示,商业银行和公募基金行业可以更加深度合作,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投资理财产品。

    短板:基金平均持有期较短

    迄今为止,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已经有19年的历史。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公募基金制度优势明显、长期投资业绩良好,目前已经是大众理财可靠的依托。

    “风险自担的产品设计,销售规范、强制托管、每日估值、信息披露、公平交易等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管执法,使公募基金在资管行业中最为透明、规范,也成为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的大众理财行业。”郑富仕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产品数量达4400多只。在产品布局层面,公募基金已经覆盖了国际主流的基金类型,公募FOF产品也呼之欲出。

    在投资业绩方面,近5年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0.2%,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4.3%,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约为6%,如果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足够长,能够获得良好的回报。

    在专业性方面,公募基金得到了养老金等专业机构的充分认可,是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基金管理公司在18家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管理人中占位16席,管理了超过40%的全国社保基金资产,在机构投资者中树立了良好声誉。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坦言,在取得一系列发展成绩的同时,我国公募基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其中最为困扰的一点就是投资资金快进快出,关注短期业绩,多数投资者并没有把公募基金作为长期配置工具,委外资金、机构投资者注重短期收益,中小投资者常把公募基金作为股票进行短期申赎,基金平均持有期短。”郑富仕称,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撑,令公募基金难以有效发挥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基本功能。

    期待:银基合作挖掘客户需求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和公募基金行业更加深度的合作被赋予了不小的期待。事实上,在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中,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销售机构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个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桥梁纽带。

    “随着居民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对销售机构充满期待,希望销售机构能够和基金管理公司密切合作,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优质产品,促进公募基金的发展。” 郑富仕称。

    首先是协助基金管理公司开发优质产品,增强客户粘性。销售机构更为贴近投资者,能够更为广泛、深入的收集投资者需求,从而可以将这些需求反馈至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以增强产品吸引力。例如,随着我国养老理财需求的不断增长,销售机构可根据投资者的实际需求,为我国公募基金FOF产品的发展发挥自身优势。

    其次是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服务,引入稳定资金。公募基金作为规范、种类齐全的投资工具,是大类资产配置的良好标的。随着客户理财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销售机构已经逐步由传统代销模式向大类资产配置服务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销售机构能够通过专业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理财解决方案,以替代个体性、投机性的投资行为,并将这类稳定资金引入优秀公募基金,充分发挥公募基金工具化属性,以实现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工具―基础市场的良性循环体系。

    此外是进一步开展投资者教育,传递长期投资理念。销售机构既处于基金销售的“一线”,也是投资者教育的“一线”,销售机构在提供理财服务的过程中,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摒弃对短期业绩的过分追逐,将会助力公募基金发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