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银行理财高收益难持续
  • 银行理财高收益难持续

    时间:2017-07-11 21:21:20  来源:  作者:

    近期,资金面宽松,但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居高不下。中金公司报告指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流动性问题;银行理财利率高的原因是银行缺存款,本质上缺“长钱”和稳定负债。分析师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对持续升高的负债成本已难以承受,收益率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我们在一季度末就曾做过预判,存款争夺即将出现。原因包括由于信贷需求旺盛,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超储率低,银行资产负债部门明显提升对负债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存款和存贷比考核力度。中小银行在存款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诉诸于同业负债。而同业资金投资同业理财被视为资金空转,被限制,且同业理财本身成本很高,银行理财资产流动性差,为保持规模,转向更大力度地吸收居民和企业存款。但存款创造却在减少,比如非标面临监管瓶颈、外汇占款流出、保险存款减少等,政策性银行专项金融债、PLS等资金投放力量减弱,均导致存款派生能力下降。尤其是,市场化利率和管制利率水位差拉大,导致一般存款不断转化为不稳定的同业存款,比如货基,一般存款缺失严重。”中金公司分析员张继强、杨冰表示,“目前的状况就是短钱充裕,但"长钱"、稳定负债仍稀缺。银行负债端管理难度仍大,同业存单和金融债的发行压力仍大。而理财利率高企,也导致股市只能维持存量资金博弈的状况。”

    蓝石资管研究总监赵博文表示,理财收益率与资金利率走势相悖的一大原因是,银行对存款的争夺空前激烈。“虽然银监会存贷比的指标早在2015年就已不再考核,但似乎并未影响银行自身对存款的追逐。很多银行内部依然有存贷比考核,而且由于今年存款增长乏力,部分银行存贷比已升至90%以上。此前我们曾提及,银行揽储揽的是"超储",通过回购、拆借、发行存单等方式,虽仍能达到增加超储的目的,却与发理财揽储有区别:一是回购、拆借在银行负债方生成同业负债,不能生成一般存款,因此无法满足银行对存款的考核;二是今年以来对同业负债的监管趋严,银行同业部门基本处于收缩趋势,很难再通过同业进行揽储,而且从结构上看,由于此前股份制商业银行非标和同业业务规模较大,因此监管趋严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冲击更大,造成其存款增速下降更快,其理财收益率也显著高于大银行,甚至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三是同业负债期限较短,且不够稳定,而银行通过发行理财揽储更为稳定,保本型理财可以直接计入一般存款,非保本理财在募集期和到期日也算作一般存款,且可通过不断滚动发行而留住存款。”赵博文表示,“因此,如果说前期理财收益率的抬升是银行为"续命"而做的"以空间换时间",那么当前理财收益率的居高难下,就是银行整体存款规增长乏力而导致银行之间争夺存款加剧的结果。”

    但赵博文并不认为银行理财的高收益可以维持很久,“因前期持续去杠杆,理财并没有储备太多高收益资产。当前二级市场上,虽然利率债收益率依然震荡,但高收益债收益率已经受到理财资金追逐而大幅下行,很快也必将带动一级市场收益率跟随下行。因此,理财收益率下行也将很快出现。”

    张继强、杨冰也表示,在如此高利率下,加上近期债券利率下行,资产与负债再次倒挂,存量高息资产“老本”越来越少,中长期看,银行理财高收益难以持续,“不过,由于存量资产流动性差,也没有机构想主动收缩规模,理财利率下行路径难测。由于规模增速放缓甚至收缩,理财对债券配置的力度在减弱,对收益率的要求在提升。”

    中银国际分析师朱启兵、张晓娇认为,金融去杠杆仍未结束,三季度存量银行理财的“清理整顿”或将以到期不再续做为主要方式,预计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