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香港新闻 > 8月14日香港頭條新聞
  • 8月14日香港頭條新聞

    时间:2017-08-14 17:43:50  来源:香港新聞網  作者:

      香港新聞網8月14日電 林子健“被擄”警暫查無證據、教局或收回興德辦學權、美今啓對華貿易調查,成為港報今天頭條新聞。

      《文匯報》報道,民主黨成員林子健日前報稱於旺角街頭遭人“擄走虐打”,各界均認為事件疑點重重,包括返家後即洗澡及清洗當日所衣服,在被“擄走”地點他也一度有第二個說法。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昨日出席活動後交代案件進展,指出警方已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但目前未有發現證據顯示到當事人所聲稱被帶走的經過。西九龍重案組將就報案人所說的刑事行為,及針對報案人聲稱犯案者身份與背景進行調查。不過,西九龍重案組邀約林子健昨日再去錄取口供,但林子健聲稱身體不適、太疲倦,拒絕錄口供,更在fb直播時指自己會“收聲”。

      《明報》報道,被揭有“影子學生”的屯門興德學校,原定本周五(18日)召開校董會,決定校長陳章萍的去留問題,然而辦學團體校董對此立場不一致,據悉有人寧願放棄學校辦學權,亦不願投票罷免陳章萍;加上負責決定會議議程的校監鍾佳榮,一直未有通知校董開會安排,校董會能否如期召開仍是未知之數,影響通過增聘教師及開學部署。據悉,教育局星期五前會再委任多兩名校董入校董會,局方表明若介入行動仍未達預期效果,不排除採“極端手段”,考慮收回辦學權。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近年主要透過改劃用地,增加短期住宅土地供應,但負責審批部門所共用的發展管制參數卻定義不一,令處理圖則的時間變得冗長繁複,一直為持續加快供應帶來隱憂。本報獲悉,建築業界察覺到政府在換屆短短一個月已嘗試“拆牆鬆綁”,過往由三個部門分別審批私人住宅項目康樂設施的面積計算,現在地政署及規劃署都會跟隨屋宇署標準作批核,變相由屋宇署作統一審批,業界期望樓宇建築期可因此縮減約一年時間,加快樓宇供應進度。發展局承認將會擔當統籌角色,進一步探討理順和統一該三個部門的審批標準和技術定義。

      《大公報》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於美國當地時間12日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對華啓動“301調查”。特朗普的這一舉動極有可能意味著打響中美兩個經濟大國之間貿易戰的“第一槍”。

      《香港商報》報道,華盛頓時間8月12日,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稱,美總統特朗普將於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對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此舉引發各界對美國采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一旦美方決定發起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調查程序可能長達一年。

      《頭條日報》報道,葵涌美適工廈劏房火警中慘死三名男女,份屬朋友,其中姓陸及姓鄭男女死者更為情侶,去年陸曾與多名朋友為女友慶祝生日;詎料在今次火警中,兩人與男死者“死黨”不幸同匿在廁所焗斃。

      《AM730》報道,“加快公屋流轉,協助綠表人士置業”是今屆政府提過的重中之重,但口說一套,事實又疑是另一回事,撇開今年上半年公屋輪候時間重返4.7年歷史高位,本報發現,房委會過時而僵化的政策,令有綠表人士“儲到首期,都上不了車。”房委會向銀行擔保所有一手綠表買家,享有25年按揭年期,但此德政不涵蓋第二手的綠表市場,結果有想上車的年輕人,被銀行要求在5年內、月供4萬元供畢一層樓。負擔不來,只好繼續等居屋,變相影響公屋流轉。

      《信報》報道,“股王”騰訊(00700)今年內股價屢創新高,年初至今已累升近64%,由於騰訊業務前景令人有無限憧憬,加上每季業績均保持強勁增長,因此將於本周三公布的第二季業績更備受關注。一眾大行在業績公布前,已急不及待調高騰訊目標價,料第二季純利在手機遊戲收入強勁增長帶動下,有望增至近15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近四成。雖然騰訊基本因素尚佳,惟有基金經理擔心,股價年內一口氣攀升,估值已頗高,勢面對回調壓力。(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