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企业主动配合社区 五百多员工在宿舍里安稳呆了十几天
  • 企业主动配合社区 五百多员工在宿舍里安稳呆了十几天

    时间:2020-03-17 09:57:03  来源:  作者:

    企业主动配合社区 五百多员工在宿舍里安稳呆了十几天

    浙江在线3月17日讯与邻里社区隔着钱塘江对望的前进街道,正筹建一个新社区。服务对象类似,也是外来务工人员。

    3月9日,即将在这个新社区履职的许维前来邻里社区,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记者问许维,“有没有什么收获?”“最大的感触,是张书记把社区当作家在经营。”她不假思索地答道。

    张敏华说过一个比喻,社区治理与做菜有些像,虽众口难调,但用心做出的菜,总会抓住食客的胃。作为“主厨”的社区,材料要综合搭配,烹饪要让帮厨各显其能,还要定期听听顾客的反馈。

    邻里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今已沉寂了一个多月。这让张敏华有点不适应。

    她描述着去年底,它刚开张时的喧闹——有在青春书咖看书的年轻人、有在广场上跳舞的阿姨、有玩着泥沙的孩子、有坐在长椅上谈笑风生的情侣……“如果他们都回来了,这个冬天才算结束了。”张敏华说。

    将心比心

    他们的抱怨少了

    邻里社区里,不乏跟随子女前来的“老漂族”,目前已达百人。家住东尚国际寓所小区的朱阿姨和丈夫,就是社区内典型的“老漂族”。

    这天下午,张敏华去他们家探望,想办法解决困扰他们许久的漏水问题。

    几年前,退休后的朱阿姨和丈夫跟随在电缆厂工作的儿子来杭。好日子没多久,儿子因脊椎问题动手术,一条腿行动不便,就有些自暴自弃。年前,他腿下又长褥疮,再次入院。

    “六十岁的夫妻俩照顾这么一个独生儿子,房子还时不时漏水,更让他们心情烦躁。”张敏华说,此前,她在安抚一个隔离户时,发现对方是做后勤工作的,“我提起朱阿姨家漏水的事,他立马答应帮忙修。”

    特殊的疫情期,张敏华发现,人和人之间、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紧密了。

    1月下旬,邻里社区下辖的三个小区开始施行封闭式管理。一天,一个试图硬闯门岗的人吵到张敏华的办公室。

    “让我天天吃面条,受不了!”吵闹的人是近50岁的荣师傅。那段时间,他所居住的和达自由港小区内,只有两家面馆照常营业。

    “你想出去只是为了吃饭?”张敏华详细看了他登记的个人信息——高中学历,单身,在物流园做装卸工作。

    张敏华推测,荣师傅也许不会点外卖。

    果真如此。

    那时,有一家公司为宿舍员工配送一日三餐,张敏华便和对方商量,每天多加一份餐配送给荣师傅,“他吃了五天,再也没硬闯门禁,还主动提出到门岗做志愿者。”张敏华笑着说。

    “人都是将心比心的。每天,居民能实在地看见社区的付出。他们可能不会特意去表达感谢,但他们的抱怨少了,也更愿意主动共享资源了。”张敏华说。

    邻里中心小区门口,立着两台特殊的人脸识别设备。只要曾录入信息,进出人员无需摘下口罩,它就能识别,并报送相应的健康码颜色。“绿码请通行。”话音刚落,门禁道闸自动打开。

    这款“黑科技”及附带的远程线上登记系统,起初正是由社区“能人”倪先生免费提供的。

    这不是个例。听闻社工为大家测温累到“手都抬不起来”,一位居民提出免费提供红外线测温仪设备;一位过去曾销售口罩的居民,向社区捐赠了2000个口罩,当时不在杭州的他,特意让朋友从十多公里外的九堡送过来;社区理发店老板,主动免费为保安和社工们理发……“还有很多居民给我们做夜宵,送暖宝宝,送防疫物品。哪怕自己家买两瓶消毒水,也要留一瓶放门岗。”张敏华说。

    多元共治

    社区、企业、居民创新探索15年

    很多人自发到小区门岗做志愿者,为进出人员测温,核验健康码,共同守护这个“杭漂族”的第二故乡。

    下午5点多,邻里中心小区门岗,两个身穿红色马甲的人显得很醒目。42岁的志愿者张晓伟一手举着额温枪,忙着给进进出出的人测温、核验健康码,另一只手时不时敲敲后背。

    “年纪大了,站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他调侃说——从下午3点开始,他已站岗两个多小时。这一天,他的志愿服务将持续到晚上10点。

    在邻里社区,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到小区门岗做志愿者。其中,党员占了一半。

    社区和企业紧密相连,四五十家规模以上企业扎根此处,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和各类商铺,则多达一两百家。

    邻里社区和十多家企业组建了“邻聚力党建共同体”,为社区党支部的14名党员和各家企业的350多名党员共同组织学习、开展服务,将资源和力量凝聚在一起。

    志愿者中,也有不少来自企业的派驻人员。一些公司,如东芝家电、中日龙电器等,也主动为社区送来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用品。

    这个杂糅全国流动人口,联通天南海北的社区,具有与生俱来多元的气质。多元共治,正是相伴它探索创新15年的管理模式。

    这其中,就有企业的自治。

    1月29日,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转被按下暂停键。500多位留守杭州的员工,在两幢楼的集体宿舍内,开启“封闭式”生活。

    为此,公司派驻宿管和保安在宿舍内外24小时进行管理,并将一日三餐挨个配送进房间,“这么多年轻人,在宿舍里乖乖待了近半个月,直到2月11日复工,太难了!”张敏华感慨说,如果没有企业的管理,仅靠社区难以实现。

    复工期间,邻里社区平均每天有100多人返杭。如今,各家企业也配合社区提前报备复工计划,并派驻工作人员在门岗协助登记复工人员信息。

    渐渐地,一种互哺开始实现。张敏华说,“前期,企业帮助我们做好疫情防控;现在,我们全力帮助他们推进复工复产。”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