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跨过钱塘江 去寻觅下沙人熟悉的年糕香
  • 跨过钱塘江 去寻觅下沙人熟悉的年糕香

    时间:2018-12-25 17:26:51  来源:  作者:

    加工点老板正在把蒸好的年糕压入年糕机中

      

    加工点老板把年糕压成块

    加工点工作人员蒸糕花

    大家高兴地排队等着做年糕

    本报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方波 文/摄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对于下沙人而言已经要着手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

      而年糕,这个有着“年年高”寓意的食物,也成了下沙人最先开始准备的年货。从11月底开始,下沙的农贸市场里就开始大批量售卖来自诸暨、余姚、金华等地的年糕。“下沙人是喜欢吃年糕的,但对于这些外地来的年糕,下沙人只是买回家尝尝鲜而已。”湾南农贸市场一位售卖年糕的摊贩告诉记者。

      “我们一家五口人,每年冬天能吃掉近200斤年糕。”老下沙人许大伯说,对下沙人而言年糕称得上冬季里最爱的一种食物了。不过,许大伯口中的年糕可不是农贸市场里售卖的外地年糕,而是出自本地年糕加工厂的本地年糕。“其实年糕的味道是差不多,但去加工厂做年糕就像是一种风俗,过年前不去做点年糕,这个年就觉得少了点味道。”

    下沙年糕加工点已成历史

    做手工年糕得组团去大江东

      许大伯说:“这两年下沙完成回迁安置后,下沙已经没有年糕加工点了。”

      以前,对于下沙人而言,做年糕可是一户人家的大事。一家老小要忙活一天,才能做好年糕。从准备做年糕要用的材料,再去年糕加工点预约,然后做年糕、晾年糕。许大伯回忆,那时候每年冬天最热闹的就是年糕加工点了。

      “大家都住进了高楼,但过年前做年糕的风俗,我们可舍不得忘掉。”与下沙隔江相望的大江东,也有着同样的“沙地风俗”,所以这两年,不少下沙人会去江对岸寻觅年糕香。

      “从下沙去大江东开车也就半小时左右,去做年糕很方便。而且下沙人和大江东人都说着同样的方言,去大江东做年糕就有种回到了拆迁前的感觉。”许大伯说,如今大江东成了下沙人做年糕的首选地点,不少人都会选择约上几名老邻居,一起组团前往大江东做年糕。

    熟悉的年糕加工工艺

    下沙人做年糕百斤起

      前两天,记者就跟着下沙人丁阿姨和她的邻居们去大江东体验了一次“做年糕”。

      大江东的河庄、义蓬街道里散落着好几家当地人开的年糕加工点,规模虽然都不大,但很受当地人欢迎。丁阿姨一行人来到的就是位于义蓬街道蓬园村的一处加工点。“我们认识了快两年了,是别的邻居介绍的,就一直在他家做。”丁阿姨说,专程来大江东做年糕图的就是有老底子下沙年糕的味道。

      记者看到整个做年糕的过程并不复杂。把事先准备好的米和玉米洗干净,磨成面粉。将磨好的面粉倒进一个大木盒中与水搅拌,这一步称为打糕花;打好的糕花直接放到木桶里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糕花倒进挤年糕机器里,机器会自己把一条条的年糕挤出来。

      “以前在下沙做出来的年糕,我们都会一条一条晾干了再收拾回家,现在时间不允许了,只能压成年糕块,回下沙自己切条了。”丁阿姨说,和往年做年糕相比,这是最大的区别了。

      谈起下沙人来做年糕,加工点的老板金活泉笑了起来。“一斤年糕的加工费0.7元,下沙人过来做最少都是一百斤以上的,最多的一次性做了一千斤。”这两年来做年糕下沙人越来越多了,金老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在他眼里,这些说着同样方言的下沙人就像远方的亲戚,做年糕时大家也会聊点家长里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