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去杠杆与防范金融风险成为近段时间以来的高频词和关键词,也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全国两会,都提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关注度及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5月11日举行的朗润・格政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指出,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去杠杆需要从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机制设计等方面来思考,做到依法监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优势,从而实现有序去杠杆,使市场出清,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杠杆率持续上升源于治理结构问题
关于杠杆率的话题并不新鲜,但是这两年以来尤其受到关注。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总杠杆率为254%,同期发达经济体平均杠杆率是281%,欧元区271%,相比之下,中国的总杠杆率显然不高。但是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相比,则有明显的上升。
徐忠认为,杠杆率不断攀升的原因与公司治理、监管体制以及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等相关。
公司治理的问题可以从经济前景不明朗时期,国企与民企对待贷款的态度上看出一些端倪。徐忠谈到2001年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时,他曾经到地方调研,碰到不少国有企业反映缺少资金、银行不给贷款等问题;但是在调研民营企业时,却很少有民企会说缺钱。
徐忠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是由于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果从银行借了钱,就要承担经济前景不明朗的风险,所以不愿意轻易地加杠杆;但是对于国企而言,由于存在激励机制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反而会愿意加杠杆。
对于金融机构的加杠杆,徐忠认为一个健康的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例,必须具备8%的资本充足率,这就意味着最多只能加到12.5倍的杠杆;但如果监管不到位,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就可能出现持续加杠杆的现象。
“不完全的分税制改革留下了土地财政的空子,2000年左右开始,各地用土地经营城市,土地财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很多地方也利用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 徐忠表示,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没有理顺,地方层面没有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也是地方政府杠杆率不断上升的一个原因。
中国现阶段需进行市场出清
徐忠认为,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使很多中国企业倒闭,但是这期间,也实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次真正的市场出清,加之企业改革、中国加入WTO以及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等因素,共同带来了中国后来的经济平稳增长。
国外专家学者对经济衰退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美国学者对经济衰退持悲观态度,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是一个市场出清的过程,只有市场出清,经济才能更好。徐忠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政府或者经济学家在追求经济的短期或者中长期目标上出现了分歧。
在他看来,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实际上错过了多次市场出清的机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被一拖再拖。“现在中国所处的阶段,同样需要市场出清,有序的市场出清有助于有序去杠杆。“
具体来看,银行为何愿意向出现财务困难的企业提供贷款,以至于现在形成了很多僵尸企业?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银行掩盖坏账不良率、监管的宽松以及银行的财务会计报表制度等问题;另外,从宏观角度来讲,在低利率背景下,银行能够为贷款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条件,使得即使是负债累累的企业也能支付得起相对低的利息。
另外,徐忠指出,金融机构里同样存在需要清理的僵尸金融机构,这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和监管部门及时校正措施。
“金融安全是改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徐忠指出,现阶段,金融领域要进一步依法监管,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让市场约束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使得金融市场出清。“因为僵尸企业能够继续存在就是由于金融机构愿意帮它融资,所以金融市场的出清会使得僵尸企业的问题迎刃而解,有序去杠杆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