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生活消费 > 【匠心匠魂】老字号龙凤旗袍:距离“奢侈品”还有多远?
  • 【匠心匠魂】老字号龙凤旗袍:距离“奢侈品”还有多远?

    时间:2017-06-01 20:57:57  来源:  作者: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一件普通旗袍成衣,价格在数千至万余元不等;有金银线掐丝盘绣这样复杂工艺的,则要数万元,定制另需加20%……位于陕西北路上的中华老字号龙凤旗袍,售价并不比马路对过的商场中的奢侈品牌逊色多少。

    20世纪30年代曾有一首民谣唱到:“服装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上海开埠后,逐渐跨入近代工商业文明之中,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也影响了沪人的衣着,西式立体裁剪与中式精细装饰结合,形成了“海派旗袍”的特色,有清雅也有妩媚,可瘦削亦可丰满。当时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化无常的时装。摆线高低来回更迭、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

    漫长而精湛

    龙凤旗袍的前身为1936年成立的朱顺兴中式服装店,第一代传承人朱林清确立了完整的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解放后通过公私合营,朱顺兴以及范永兴、钱立昌、阎凤记和美昌合并,成为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店址为南京西路849号。此后几番搬迁,兜兜转转,店址却一直都在南京西路上。

    八十多年下来,龙凤旗袍遵循的一直是手工制作,各环节用的是最顶级的工艺:刺绣是传统苏绣,出自苏州东诸旗袍基地的绣娘之手,花朵绣得极为精到;镶、嵌、镂、雕等装饰工艺,让旗袍更显优韵华贵;盘扣要盘得“活”,依据衣服的面料、花型、色样,人的胖瘦手工制作,每件都会有微妙的不同;滚、宕都是旗袍的封边工艺,描述起来很简单,却是非常见功力的,它关乎到每件旗袍是否牢固、挺括、妥帖。有经验的师傅做的旗袍,看起来就是更层次分明、厚实饱满,更能突出女性的曲线美。2011年,“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作为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一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土服饰里,唯一可与奢侈品抗衡的就是旗袍。”龙凤旗袍品牌经理陶尧康对记者表示。消费奢侈品被国人默认为是一个融入和归属更高社会阶层的象征,能够被认可的本土品牌样式并不多。改革开放后,旗袍逐渐回归,开始还以耐穿性为主,平直宽肥偏向于传统的京派旗袍,选的都是扎实的面料,慢慢才开始讲究剪裁,从张爱玲所说的“严冷方正”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转变,在含蓄与性感之间获得微妙而隐秘的平衡。随着中外明星身着旗袍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一件剪裁得体、质量上乘的旗袍,已被认可为女性身份、品位和经济地位的象征。

    如同忠于传统手工艺的西方高端奢侈品牌一样,龙凤旗袍讲究严格的质量控制。裁剪时,要对面料材质有深刻认识,由于不同面料,质地、纹理不同,缩水标准有别,如果不注意,成品就可能走型;缝制过程中更有严格工艺标准,比如“寸金成九珠”,就是对手工缝制时针脚提出的要求,做滚边时针脚必须细而均匀,一寸长度里刚好九针;还有成衣后的熨烫也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熨烫温度和力度必须视面料质地而定,每个接缝都必须烫平整。一件普通旗袍需要花费三五千针,如果对图案装饰有所讲究,少不了八九千针。正是这道道工艺针针缝制,才令海派旗袍在每个细节上都环环相扣,穿上身也能体现曲线玲珑。

    传承之艰难

    “我们这里现在二三十岁的裁缝是没有的。”龙凤旗袍第四代传承人焦义刚告诉记者。旗袍技艺传承人告急的问题,许多年前就已被关注。早在2011年,“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就挂牌成立,逸夫职校的学生正式拜师学习旗袍的手工技艺,龙凤旗袍也意图在此寻觅第四代传人。静安区还把龙凤旗袍的历史演变等背景及现状,制作成录像资料,对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录像、建档等。

    然而五年多时间过去了,第四代传承人依然落在了焦义刚、徐小妹等“50后”的身上,在龙凤旗袍见习的学生,来去了一波又一波,真正留下来的却极其稀少。因为人手有限,加之普遍年龄偏大,龙凤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店面的数十款旗袍,落到每个季节可选的款式并不多,而且近年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龙凤旗袍初创之时,它的品牌名称可以说体现了一种雄心和勇气,毕竟在旧时观念看来,龙与凤都是皇室的象征。然而,由于人员老化,今天的龙凤旗袍在设计上已经远远跟不上那些新兴小店的变化速度,更毋庸提真正的奢侈品牌。

    为了留住更多的好苗子,龙凤旗袍从去年起实行了一些新的政策,包括为实习生发放补贴,培训费用全额报销等。正在龙凤旗袍实习的逸夫职校学生吴雨婷、张钦玮就是第一批的受益者。她们的专长是女装设计与立体造型,都曾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对旗袍有热情也有野心,因此也被视为重点培养对象。

    但效果还有待检验。尽管龙凤旗袍的售价很高,但国人对于漫长且精湛的手工制作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看成“物以稀为贵”,裁缝师拿工资还是按照国营单位模式,在一线工作二三十年的裁缝师,月薪依然不及许多职场新人。直到最近,旗袍传习所才从不到100平方米的奉贤路裁缝间搬到江宁路敞亮的高楼里。

    “名号响亮,工作环境也要体面,过去地方一点点还要摆六七台机器,年轻人是待不下去。”陶尧康说。提倡“工匠精神”,也要切实改善匠人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像爱马仕(Hermes)、德尔沃(Delvaux)这样的古老品牌,在传统皮包领域保留的款式并不多,他们的皮具师个个被当国宝一样供着。在国内,囿于学历崇拜等观念的根深蒂固,手艺人的社会认可度,在短期内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显然,要让“工匠精神”更接地气,还有待理念的更新,观念的重塑,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徘徊于体制和市场之间

    与此同时,旗袍的制作工艺像一条大河,顺着师徒连接的方式蔓延到上海长乐路、茂名南路一带。这一地区的大小旗袍店少说也有几十家。陶尧康承认,这些旗袍店的工艺追溯起来,都与龙凤多少有关。现在,98岁高龄的旗袍非遗技艺第二代传人褚宏生也在民营旗袍店担任顾问。为了从本就不大的市场中瓜分一块蛋糕,小店瞄准日趋年轻化的消费主力,对于式样的翻新、市场策划、广告宣传、服务提升等,都更为上心。

    无论是历史、工艺、甚至知名度,龙凤旗袍完全有成为奢侈品牌的条件。然而目前被国际认可的旗袍奢侈品牌,反而是以批量生产成衣为主的“上海滩”,这个由香港人创立的服装成衣品牌,不论是复杂功能开发、高端材质运用还是中西合璧的设计,都更能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与富裕阶层、文化名流的合作,定期举办时装发布会,提升品牌的艺术感和话题性。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着近360年历史的"张小泉"老字号,缘何没有100多年历史的洋品牌瑞士军刀名气大?”引起一些代表委员热议。老字号与奢侈品牌,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它们的魅力都体现于时间的沉淀中。今天谈非遗保护的时候,人们往往把目光倾注于技艺,而忽略了其中许多老字号技艺本身就是在商业经营的背景中形成发展而来的。那些能够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将这种利润反哺于工艺培育和研发的工坊和企业,经受住市场化的洗礼,以技法的熟练、文化的传承、“初心”的延续,成为光芒夺目的奢侈品牌。

    南京路曾是上海市内主要商业中心之一,过去曾被称作“十里洋场”,时至今日仍是各种高端国际品牌的聚集地。2011年,根据规划,龙凤旗袍等老字号撤出南京路,迁至陕西北路“中华老字号上海第一街”。虽然仅是一个拐角之隔,与“梅泰恒”(梅龙镇、中信泰富、恒隆广场)金三角近在咫尺,但“气场”却实在无法相匹敌。

    同样从南京西路撤出的老字号,还有开开、亨生、鸿翔、小花园鞋子等,它们都曾是“十里洋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有些还留有数家门店,有些已难觅踪影。去年底,老字号一条街部分店面被爆出挂着“老牌”卖“杂牌”,一边拿着政府的租金补贴,一边却做着杂牌货的生意,挥霍着仅剩的名声。

    人们消费的,不仅是品牌的过去,更是品牌的现在与未来。许多老字号品牌流连于“输血”之中。与其说缺技艺,不如说缺的是现代的品牌管理观念,缺的是更上一层楼的魄力。

    要想在“输血”之外加强“造血”的能力,找到自身的商业逻辑,形成真正的“生产性保护”,老字号企业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邹瑞)

    江师傅正在为客户量体。所谓“量体裁衣”,是旗袍能否精确烘托身材的关键。测量要精确到36个部位。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龙凤旗袍第四代传承人焦义刚正在准备划线剪裁。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裁剪时,要对面料材质有深刻认识,由于不同面料,质地、纹理不同,缩水标准有别,如果不注意,成品就可能走型。新华网 严晓瑜

    18岁的张钦玮正在准备制作盘扣。布条熨烫平整,内部固定钢丝,就可以进行盘扣造型了。新华网 严晓瑜

    盘扣雏形。新华网 严晓瑜

    盘扣要盘得“活”,依据衣服的面料、花型、色样,人的胖瘦手工制作,每件都会有微妙的不同。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18岁的吴玉婷正在用古老的“弹线法”划线制作滚条。这种用固体粉末划线的方法,不会在布料上留下污渍。新华网 严晓瑜

    上好的滚条用真丝软缎制作,是最能体现旗袍制作工艺的细节之一。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做工精湛的旗袍用双滚边,滚边的宽度、用色也很重要。新华网 严晓瑜

    “寸金成九珠”,就是对手工缝制时针脚提出的要求,做滚边时针脚必须细而均匀,一寸长度里刚好九针。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滚、宕都是旗袍的封边工艺,描述起来很简单,却是非常见功力的,它关乎到每件旗袍是否牢固、挺括、妥帖。 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冬天,裁缝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旗袍内加入丝绵,这就是张爱玲所说的“织锦缎夹袍”。新华网 严晓瑜

    位于江宁路958号4楼的龙凤旗袍裁缝间内,师傅正在对旗袍成品进行最后的加工。 新华网 严晓瑜

    成衣后的熨烫也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熨烫温度和力度必须视面料质地而定。新华网 严晓瑜

    每个接缝都必须烫平整。新华网 严晓瑜

    直到最近,龙凤旗袍传习所才从不到100平方米的奉贤路裁缝间搬到江宁路敞亮的高楼里。新华网 严晓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