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香港新闻 > 7月18日香港頭條新聞
  • 7月18日香港頭條新聞

    时间:2017-07-18 20:53:35  来源:香港新聞網  作者:

      香港新聞網7月18日電 醫管局十招應急紓緩公院逼爆、70%食油含塑化劑損生殖力、A股成災400隻跌停,成為港報今天頭條新聞。

      《星島日報》報道,夏季流感高峰期肆虐,公立醫院逼爆問題嚴峻,特首林鄭月娥前日突擊到訪伊利沙伯醫院巡視後,食物及衞生局和醫管局昨早即時召開會議,推出十項短期紓緩措施,包括除了增加聘用兼職前線醫護人員,又從衞生署及醫療輔助隊借調人手,並研究同私家醫院合作,支援公立醫院病牀服務等。據悉,食衞局及醫管局將再研究中長期措施,林鄭月娥亦表明在資源上全面配合。

      《明報》報道,香港前天16間醫院的內科住院病牀爆滿,特首林鄭月娥要求醫管局制訂方案應對,醫管局昨指將探討請私家醫院提供病牀支援,轉介適合病人接受治理,騰出公院病牀,照顧病情較嚴重病人;並邀請衛生署醫生公餘時間協助診症。有個別私家醫院稱,若有能力會幫忙,但目前成人病牀使用率逾九成,兒科病牀亦爆滿,若要借出病牀運作上較困難。

      《大公報》報道,食油是生活必需品,惟近年各地屢次揭出問題食油事故,市民對食油品質要求愈見嚴格。消費者委員會昨日公布調查發現,市面上近七成食油含有塑化劑,其中“大昌食品優質純正花生油”、“佳之選調和油”等五款食油,塑化劑含量超出食物安全中心行動水平,若長期攝取過量塑化劑,生殖系統或受影響。九款樣本被檢出含有致癌物苯并[a]芘,另有42款含污染物氯丙二醇,超過七成即46款被驗出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消委會提醒,香港仍未有法例規管食油,促請當局早日立法,制定食油安全標准,保障消費者。

      《文匯報》報道,“激進派”和“自決派”4人上周五被法庭裁定因宣誓不符法例要求,失去立法會議員資格,一眾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當日已即時搗亂財委會會議,令36億元教育新資源的撥款因會議腰斬而擱置。昨日,反對派再舉行閉門會議,商討如何“處理”該筆撥款安排,“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涂謹申會後聲稱,36億元撥款“並非人質”,但需再“觀察政府言行”。反對派各黨派議員回應香港文匯報記者查詢時,雖然聲稱原則上支持撥款,但大多數都會“跟大隊”,其中“自決派”朱凱更聲言,DQ(取消議員資格)令議會“架構不健全”,個人認為不應再作討論云云,只有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明會盡力爭取。

      《香港商報》報道,2017年中國經濟“半年報”昨日出爐。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38149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按年增長6.9%,經濟增速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區間。國家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并取得更好結果奠定了紮實基礎;下半年經濟運行積極變化還會續增,穩中向好態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

      《頭條日報》報道,一對香港夫婦昨早專程飛往台灣看婦科醫生,抵達當地往診所途中遇上車禍,妻死夫傷。夫婦二人乘的士沿中山高速公路往台北,車禍發生時,兩輛貨車疑因切線發生碰撞,尾隨的貨櫃車閃避時失控,撞及夫婦所乘的士,的士失控猛撼貨櫃車,夫婦與一名貨車司機受傷,妻子頭部重創,送院後搶救無效死亡,夫妻天人永隔。當地警方仍調查意外成因。

      《信報》報道,內地股市出現“天堂與地獄”的兩極化異象,昨天以重磅藍籌股為主的上證50指數創兩年新高,但同時有逾400隻股份跌停板引爆小股災,深圳創業板指數更大跌5.1%,為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並且創2015年1月以來最低收市。股民恐慌拋售潮隨即蔓延,拖累深成指急挫3.6%,收報10055點,滬指也被拖低1.4%,收市報3176點,兩個指數同錄得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