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香港新闻 > 中學文憑試明放榜 86%考生指資助有用
  • 中學文憑試明放榜 86%考生指資助有用

    时间:2017-07-11 21:23:20  来源:香港《星島日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7月11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結果明日揭盅,有團體近月共接獲逾三千宗考生求助個案,較去年同期急升逾一點三倍,其中約一成個案與情緒相關,去年九月至今更累計有四十宗個案曾生自殺念頭。有社工指,壓力來源可能是考生自身或家人的期望,建議放榜後若感迷惘,可與師長或社工傾訴。另外,團體亦訪問了逾六百名應屆考生,八成六人認為政府擬推行每年三萬元資助,有助減低自資學位課程學費負擔,但仍有八成二人擔心相關課程認受性相對較低。

      香港青年協會由今年六月至今,一共接獲三千一百七十八宗求助個案,比去年同期的一千三百多宗急升逾一點三倍。求助人士包括考生或其家長,其中約有一成屬情緒相關的求助,例如有考生擔心未能如願升學,不斷報讀“後備”的自資課程並取得五、六個有條件取錄,但仍對前程感到憂慮;又有本身校內成績不俗的學生,因擔心失手而出現憂鬱和焦慮情緒,甚至出現輕生念頭。

      支援服務的負責人、註冊社工吳錦娟表示,由去年九月至今,共接獲約四十宗個案曾表示有輕生念頭,較前年九月至去年七月的十宗多四倍。不過她認為,不論求助數字還是曾萌生自殺個案增加,可能與服務增加接觸考生渠道有關,未必有證據顯示學生對文憑試的憂慮有惡化趨勢,“但數字起碼反映了考生願意踏出一步去求助”。她又建議考生放榜後若感迷惘,可與家長、老師或升學輔導機構社工傾訴,青協亦會由即日起至本月十五日,加強熱線服務和設立網上輔導中心。

      青協於六月初至今月初訪問了六百三十七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發現受訪者最主要的煩惱和憂慮是“成績未達心儀課程收生要求”,其次為“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及“家長的要求和期望”,應屆考生鄭同學正是其中一個對家長期望感壓力的例子。她希望升讀電影媒體相關學科,但與父母期望有分歧,“我動搖掙扎過,但始終對媒體興趣較大,和父母傾談過後,他們態度已寬容了一些。”

      調查又顯示,如在聯招未能獲派心儀科目,最多人會選擇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比例達五成三,選擇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亦有近三成。對於政府建議為入讀自資學位課程學生提供每年三萬元免入息審查津貼,有八成六人認為措施有助減低自資學位課程學費負擔,但同時有八成二人擔心,相關課程在就業市場上的認受性相對較低。

      希望升讀商科或幼兒教育科目的李同學,已預先報讀副學士、高級文憑和基礎文憑課程等作多手準備,並已獲“有條件取錄”,她認為三萬元資助讀自資學士對大多數學生有吸引力,但自己的話,即使合資格報讀自資學士,也仍按原定計畫選擇沒有資助的自資副學位,“我比較保守,不會因為有學費資助就改變原定計畫。”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提醒考生,雖然修讀自資學位課程多了三萬元的資助,但在選讀相關課程時,要先考慮相關課程的認受性及專業認可、修讀內容和年期,以及提供課程的院校是否在學費資助名單內等因素,以及是否與個人的興趣、目標是否相符才作決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