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香港新闻 > 港媒:主席問候小演員 粵劇承傳須重視
  • 港媒:主席問候小演員 粵劇承傳須重視

    时间:2018-07-28 18:35:41  来源:香港《大公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7月28日電 香港《大公報》28日發表題為“主席問候小演員 粵劇承傳須重視”的文章,全文如下:

    正在北京訪問的特首林鄭月娥,昨晚在京觀看了香港聲輝粵劇推廣協會青少年赴京演出團的表演,并在演出前轉達了習近平主席向小演員們的親切問候,小演員和他們的老師都感到很高興和受到鼓舞。

    事緣去年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習近平主席來港視察,其間參觀興建中的西九文化區,民政局安排了利文喆、陸瑞徽兩名粵劇小學員在場表演名劇《紫釵記》中的“拾釵”片段。兩位小朋友身穿戲服,唱唸表演、頭頭是道,主席非常感興趣的駐足欣賞,演畢稱贊兩人演出生動傳神,還詢問了劇作者等問題。

    到今年“七一”,《大公報》專題報道回顧習主席視察一周年,特別訪問了利文喆和陸瑞徽兩位小朋友,兩人憶述當日情景之餘,表示今年暑期將會隨團赴京表演,“如果到時有機會見到習爺爺就好啦。”

    習近平主席在獲悉有關報道後,通過中聯辦轉告特首,小朋友赴京期間他和夫人正好要出國訪問,請特首轉達他們夫婦對小朋友的親切問候。

    就是這樣一篇報道和兩位香港小朋友純真簡單的願望,日理萬機的習主席,竟然會親自給予回應并作出親切的問候,這就難怪不僅利、陸兩位小朋友感到激動,其他粵劇學員、老師和業界同人感到鼓舞,就連特首林鄭月娥和所有其他獲悉事件的人士都感受到一份難以言喻的振奮,通過這樣一件“小事”也充分感受到主席對特區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實在令人感動。

    粵劇於清末年間在廣東佛山一帶興起,最早是由京崑戲班部分反清藝人為逃避追捕南下而形成;上世紀中葉粵劇演出大盛於香江,當時省港澳大班并駕齊驅、爭妍鬥麗,本港高陞、太平、利舞台等大戲院夜夜弦歌不絕,湧現了薛覺先、新馬師曾、芳艶芬、任劍輝、白雪仙等大批獨當一面、自創流派的紅伶,盛況空前。

    其後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影視等其他娛樂表演行業興起,港粵劇逐步走向人才凋零的式微境地,內地粵劇也遭受到歷次政治運動的衝擊、無以為繼而陷入困境。猶幸其後內地改革開放,振興傳統藝術,粵劇得到複甦;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對粵劇業界也給予大力扶持,包括將油麻地戲院改建為長期固定的粵劇演出場地,香港粵劇八和會館和演藝學院也成立了訓練班和開辦課程,培養新一代粵劇接班人。此外,還有不少業餘曲藝社、學會、學校興趣班等活動,營造了官方和民間共同參與推動粵劇承傳發展的局面。

    眼前,香港粵劇小朋友的演出得到習近平主席的關懷,對進一步推動粵劇表演這一本土文化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而關鍵是政府的扶持必須“對口”和“到位”,要落實到編劇、導演、樂隊和演員的人才培訓上,多提供演出機會,解決長遠生計,才能事半功倍和吸引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入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