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又闻蜱虫害人!舟山每年约报告20起这类病例
  • 又闻蜱虫害人!舟山每年约报告20起这类病例

    时间:2017-09-19 10:22:00  来源:  作者:

    又闻蜱虫害人!舟山每年约报告20起这类病例

    7月26日,宁波的朱阿婆因为被蜱虫叮咬感染上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烧、心律失常……生命危急。

    宁波市第四医院及时携手舟山医院,多科联手,团结协作,战“死神”。8月15日,朱阿婆已在家属陪同下,康复出院。

    发热老人有蜱虫叮咬史

    7月26日下午,宁波市第四医院急诊收治了发热待查的老年患者朱阿婆,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柯婷婷询问病史中,发现老人发病前一直在田地里劳作,有被蜱虫叮咬史。

    医生立即对老人的血液进行相关检查,发现其体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结合老人的症状,柯婷婷首先考虑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当即联系科室给予老人优先住院。

    当天下午,朱阿婆被确认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为更有效的治疗,医院建议老人使用血浆置换治疗术,获得家属积极配合与支持后,立即将老人转入ICU进一步诊治。

    甬舟两地联手救命

    插管、血浆置换……朱阿婆接受了治疗,但第二天病情还是急剧恶化,并出现了高热、意识模糊、上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危在旦夕。

    怎么办?此时感染科主任练祥想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作为新发传染病,舟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李世波在此类患者的抢救治疗上有诸多成功经验。

    在练祥牵头下,舟山医院和宁波市第四医院跨区域、跨学科联合抢救小组成立了。联合抢救小组建立微信群,成员们就患者病情的变化随时开展讨论,研究最适宜的治疗方式,力挽朱阿婆的生命。

    4次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与监护,朱阿婆的病情逐步得到了控制。

    我市每年约有20人感染

    据李世波介绍,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好发季节一般是春夏或夏秋劳作季节,潜伏期一般为2周。其中,5-10月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高发季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往往发病急、病情凶险、病程短。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血小板、白细胞急速下降,有的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治疗不及时两周内可致死。

    记者从舟山医院感染科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市每年约有20人会感染此毒病。

    “每年的3—11月份,是岛城蜱虫出没期。而我市最早发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是2011年7月。”李世波说,据该科统计,从2011年7月至今,我市共确诊新布尼亚病毒病上百例,占了我省新布尼亚病毒患者人数的近一半的比例。

    “目前,我市四个县区都曾出现过‘蜱虫病’,其中以岱山人数最多。在这些新布尼亚病毒患者中,九成以上为农民和家庭妇女。”

    被蜱虫叮咬后要立即就医

    李世波表示,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并不是所有的蜱咬伤都会致病。”李世波告诉记者,致病的是“携带有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咬伤”。农户劳作或者游客游玩应远离山林,无法避免的,应着长袖长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山地、草丛,比如坐在山地上。一旦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

    同时,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