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林业科技人王安国:让穷人变富 让荒山成为青山
  • 林业科技人王安国:让穷人变富 让荒山成为青山

    时间:2018-11-29 17:23:52  来源:  作者:

    王安国,教授级高工、中国竹子专家,1968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近50年来,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退休前他主持的“菜竹笋早出高产技术推广”、“山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等11个项目的研究推广,让临安农民增收20多亿元,被称为科技财神。他有一连串荣誉: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农业科技突出贡献专家、首届“金牛奖”获得者,两次获得“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他还与袁隆平一起受到了江总书记和朱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用科技为民找“摇钱树”

    王安国,1942年出生于临安,大学就读位于临安的浙江林学院。“当时条件苦,就选择家门口的学校,学完之后再在家门口发挥作用。”王安国笑着说道,“这一辈子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打拼,从没想过离开。”

    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过供销社营业员和挖过煤的王安国敏锐地感觉到科技的春天到了,便立刻申请回临安。

    “临安在山区,80%都是山,是林业科技工作者该去的地方。”王安国一回到家乡,便四处调查情况。通过两年时间,他把临安的山山水水跑个遍。“临安人民当时很穷,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元,有54万亩的光秃秃的荒山,年年发大水。”

    当时县委县政府提出来要科技兴林富民,王安国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虽然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可以申请当干部,但王安国却非常坚定地跟领导说,“千万别让我当官,我就想专心搞林业科普工作。”

    怎样使临安的农民富起来?这是王安国一直思考的问题。

    “山核桃一直是临安有名的特产,但是早年的山核桃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也就是一年大年,一年小年,有时跟着三年小年。”王安国觉得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切入口。

    1984年,王安国调到临安林业局,立即跟临安科委科协进行合作,成立“山核桃十项丰产技术研究”攻关协作组,任副组长,进行山核桃大小年的研究。1991年,其中六项技术通过专家鉴定,1992年“山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推广”被列为杭州市重大农业推广项目,王安国任组长,后来这项技术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技星火二等奖。

    用科普带动农民致富

    “山核桃的大小年问题解决了,临安西部的农民就富起来了,那东部的农民怎么办?”王安国又开始给自己出难题。

    据他调查,临安的竹子资源非常好,致富点子就又出来了。1988年至1991年,仅3年时间,王安国与几个同事搞了一个课题,叫“雷竹早出高产技术研究”,这项研究是为了让春笋在冬天长出来。“1月份长出的春笋的市场售价为盛产期的数倍。”王安国解释道。

    1992年,“优良实用笋早出高产技术推广”作为杭州市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在杭州等地实施,王安国为技术总负责。

    “当时很苦,没有农民相信这些技术,我就坐摩托车进村入户现场指导,通过抓示范户带动了高虹镇陈家坎第五生产组的101个农民。”据王安国介绍,1992年去推广的时候,该组农民在雷笋上的年收入不足200元。技术推广后的1996年,101个农民的收入达102.8万元。有一块仅4分地的竹园所产早笋卖出了一万多元,此事轰动临安。

    用智慧成农民的“智多星”

    最让王安国动情的经历是关于白沙村的治理和致富之路,当地农民甚至授予他“荣誉村民”的称号。

    “太湖源镇的白沙村,是典型的山区,没有耕地,97%都是山。80年代初期,山林到户后,农民拼命砍树,仅3年时间,大树被坎光,小树被当柴火烧光。”王安国回忆道,“更可怕的是,白沙是浙江省暴雨中心,由于过量采伐,导致水土流失,1988年和1990年两场大暴雨,把白沙村冲得面目全非。”

    王安国曾对此一筹莫展。如果不能砍树,那么农民该如何致富?

    带着思考,他跟着村民翻山越岭,经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决定把发展方向放在适合白沙村特点的茶叶、竹笋、山核桃等非木质林产品上。仅5年时间,白沙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就从几百元猛增到3400元,其中非木质林产品占90%以上。

    白沙村的第一仗算是赢了。但是,他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担忧,“我担心农民会第二次砍树,相比于靠雷笋的农民的收入,白沙村的农民收入还是偏少。”

    前来考察边远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案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本诺沙先生,笑他“杞人忧天”:“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搞生态旅游?”这句话点醒了王安国。

    但是村民却不信,听完王安国的“人到开发生态旅游第三产业上去,钱从上海人那里来”的新理念,都炸开了锅:“王高工这次吹牛了,亲戚朋友都不来的地方,上海人怎么回来?”

    1998年8月,浙江省首个生态景区——临安太湖源景区开业。四面八方的人尤其是上海人纷纷前来一睹小九寨沟的美景。村民们惊呆了,王高工成了村民的“神仙”。

    2002年是王安国退休之年,然而,他的人生字典里却没有“退休”二字,他还继续着难以割舍的事业,支持家人创办了杭州临安太湖源观赏竹种园有限公司,面积达1050亩,收集各类优良笋用竹种、珍稀观赏竹种230余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笔者好奇地问王安国,“是什么支撑着你把事业做到现在?”他说,是一种信念,一定要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只要农民需要我,我一定干到干不动为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