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温州一教师在一所“微型学校”坚守26年
  • 温州一教师在一所“微型学校”坚守26年

    时间:2018-09-11 18:26:10  来源:  作者:

      浙江的最南端、浙闽交界处有座山叫合掌岩。这里距离苍南县城有70余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滞后。

      合掌岩南麓的苍南县沿浦镇云亭小学,是苍南最偏远的学校,现有教师17人,学生81人。学校施教区内的几个行政村,均是贫困村,教育落后。被分配到此的年轻教师大多想方设法离开,二十多年来,学校进进出出的老师达百余人。

      在这样一所留不住人的学校里,有人却默默耕耘了26年。他是云亭小学校长江为清,刚刚获得2018年省级优秀教师暨省中小学师德楷模称号。

      教师节前夕,记者来到云亭小学,走进江为清26年坚守一校的故事。

      当班主任带出第一届学生就打破升学记录

      “头三年一心扑在教学上,要是朋友来,只能上教室找我”

      云亭小学建在半山腰,站在学校操场,远远望去,福建省的沙埕港尽收眼底。

      1986年,江为清在云亭小学毕业后,前往山下的中学就读。那时,12岁的江为清看到许多同龄人因贫困无法继续学习,便暗下决心,将来有机会考上师范院校,从事教育工作。

      1992年,未满18周岁的江为清从平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学校与自己就读时一样简陋,整个学校只有一间陈旧的两层瓦房,共有8个教室和1个伙食间,教室前一块空地就是操场。”

      不过,最棘手的还不是硬件设施的缺失。江为清说,全校二十余名教师中,正式师范类毕业的公办教师才几人,其余为民办或代课教师。“当时学校已增设初中部,加上小学共有8个班。就我们这二十来个老师,要承担8个班,数百名孩子的教育教学任务,非常艰难。”

      于是,第一年,江为清就得担任初一语文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当时,老乡们其实对我这个小孩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以及胜任之后是否会一直留在这是存在疑虑的。”江为清说,好在他带出的第一届学生争气,成绩不错。

      这一届46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有14人考上高中,而往年学校往往只有两三个学生上线。

      成绩的背后,是江为清对自己狠下功夫。初出茅庐的他心里清楚,只有“中等师范”知识储备的自己,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在头三年,江为清住在学校、扎在教室、吃透教材,专心备课,一心扑在教学上,“要是朋友来,只能上教室找我。”

      学生成才,最是欣慰

      “现在41周岁以下,来过云亭读书的,都是我学生”

      二十六年来,从任课老师到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再到校长,江为清一直担任毕业班任课老师,从未离开过一线教学工作。“我们学校老师少,有老师生病或请假,我除了上自己的课之外,还得顶上他们的空缺。所以,除了英语和音乐,其他科目我全都上过。”江为清说。

      二十六年的耕耘,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学校老师里有了他的学生,学生里也有了他曾经学生的孩子。江为清说,当地41周岁以下的人,只要在云亭小学上过学,都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

      这些年,江为清还会时不时收到曾经学生的来信:“江老师,感谢你在我家最困难时帮我渡过难关,让我继续读书,走出大山……”“江老师,成长路上,你是我最为敬佩的引路人……”

      其中,有一封第一届学生的来信令江为清印象深刻。信中写道:在这里,我发自内心叫一声老师,我知道在学校我们亲如兄弟,如果以后写信我们就称“哥哥”“弟弟”吧!

      原来,江为清和他学生最多差40岁,最小仅差3岁。“好多学生都跟兄弟一样。”江为清说,对于他来说,学生发展得好,是对他这些年坚守最好的回报。

      这些年来,江为清身边的同事走马换灯地换了一批又一批。江为清也曾有两次机会可以离开学校,“不过我想到,如果我都走了,其他人就更难留了,所以都放弃了。”他说,这么多年了,对学校还是很有感情的,对这里孩子的教育也有使命感。

      因人口外迁学生“缩至”数十人

      动员本地小孩去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1995年,江为清兼任学校的普教干部。乡村地区,家长观念滞后,重男轻女、家里劳动力缺、经济困难等几大因素都成为学生辍学或不上学的原因。于是,走门串户,与家长谈心成为他日常教学之余干得最多的事,争取不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如果碰到因家长交不起费用,导致孩子不能上学的情况,江为清就帮助他们“垫学费”。

      1999年9月,一名吴姓特困生,家住沙岭村,成绩优异,然而在初二报名注册时,不见该生到校。江为清得知她因家庭生活困难打算辍学,于是和同事赶到她家与家长沟通,终于劝服家长,按时送孩子上学。江为清还为她垫付了500元的学杂费。

      江为清说,遇到这类的学生,暑假就去家里动员,自己也垫了几次学费,到了年底再去“收学费”。“有些能收回来,有些就没办法了。那个时候,我自己工资也不高。”

      云亭小学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曾设有初中部、小学部,学生最多时曾达700余人。2004年以后,学校生源逐渐减少:2007年,学校有356名学生;2008年,280多人; 2009年,250余人……2013年,送走最后一批初中毕业生,这里成为一所完全小学。2014年,全校学生只有47人。“本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是我的初心。”江为清说。

      “微型学校”里校长还要拉“资助”

      “只要还有学生在学校,做老师的就要全力以赴”

      为了尽可能地留住学生,云亭小学开始了小学寄宿的尝试,这些年来,生源渐有恢复,现有教师17人,学生81人。“现在每个年级一个班,五年级最多,19人。一年级最少,有10个人。”江为清说。

      81名学生组成的学校是怎样的?记者进到一年级的教室看到,可容纳四五十人的空间里,只摆放着10余张桌椅,教室显得空荡荡的。上体育课时,10余位小朋友散在操场上,显得有些稀疏。

      虽然,这些年学生人数略有回升,但江为清通过排摸,了解到今后几年的生源非常稀少。“明年一年级可能只有七八人了,再往后几年,就不敢想象了。”江为清说,只要还有学生在学校,做老师的就要全力以赴。

      江为清口中的全力以赴,除了指教学上,也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最近十多年来,从合掌岩的半山腰到县城各部门企业,70多公里的路程,江为清不知道来回了多少趟,争取到了社会各界对山区孩子的生活资助。

      这些年来,该校贫困学生接受了温州驻意大利罗马妇女联合会、温州驻欧洲华侨、“圣雄红蜻蜓集团”等社会各界200多人次的捐助。全校学生自2009年至2017年春季,全部享受到了免费的爱心营养午餐。2017年苍南某服饰公司为该校的学生送来了每人2套的夏季、秋季校服,结束了云亭学生没有穿过校服的历史。

      江为清说,不论将来如何,看到云亭小学的学生现在能高高兴兴地上学,他就满足了。温都记者 夏忠信

    (温州都市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