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八旬老人37年朱鹮情 全球仅剩21只
  • 八旬老人37年朱鹮情 全球仅剩21只

    时间:2018-05-22 15:15:07  来源:  作者:

    从不修边幅的何老师专门挑了一件白衣服,像朱鹮一样白

    “今天,我穿一件白色的衣服吧,跟朱鹮一样洁白。”

    5月15日早晨6点,80岁的何麟喜老师在衣柜前纠结了一下。向来不修边幅的他,挑选了一件白色上衣,穿戴整齐后,拎着3只环保袋匆匆下楼。这一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心心念念数十年的朱鹮标本要“迎娶进家门”了。

    朱鹮有“东方宝石”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全球仅剩21只,数量比大熊猫还少。15日这天,金华市兰溪三中生物馆迎来国宝级标本——朱鹮。在这里发挥余热的何麟喜老师做了37年的“朱鹮梦”,终于圆了!

    洁白的羽毛,修长的身姿,朱红色的脸部像红宝石一般鲜艳。它振翅欲飞的姿态、坚定的眼神,似乎在诉说它的不平凡。看到标本摆进兰溪三中的那一刻,何麟喜觉得自己所有的奔波、委屈都值得。

    何麟喜个子不高,皮肤黝黑,80高龄却身板硬朗,思路清晰,说话中气十足,口音里夹带着浓郁的诸暨腔。

    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摘下老花眼镜,“37年前一见倾心,3年前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今天总算把它迎进门了。”说话间,他从随身的环保袋里,掏出一本泛黄的杂志。

    这是1981年第4期《大自然》杂志。翻到第23页,里面有一篇《动物园的新客朱鹮》,记录了北京动物园救治朱鹮幼鸟的事。

    朱鹮又名朱鹭、红鹤、桃花鸟、美人鸟等,是东亚地区特有的鸟。过去在我国分布较广,后来由于森林开发,农药广泛使用,破坏了朱鹮的生活环境,致使种群数量锐减。

    1981年5月,我国考察队员在秦岭南麓陕西省洋县中山区姚家沟发现了7只朱鹮,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朱鹮早已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在国内已有20年不见踪影。当时全世界朱鹮数量只有日本5只,朝鲜半岛9只,加上秦岭南麓发现的7只,总共21只。日本对于朱鹮采取极为严格的保护措施,仍不能扭转其日趋灭绝的态势。当时仅存的5只也因为衰老丧失了自然繁殖能力。

    发现“秦岭一号朱鹮群体”时,其中的一只幼鸟从10多米高的巢里掉落,奄奄一息,考察队员紧急将它送到北京动物园救治。

    “朱鹮这么漂亮,有生之年,能亲眼看一看朱鹮,该多好啊。”当时在金华一中担任生物老师的何麟喜,对朱鹮“一见钟情”。

    37年过去,旧杂志泛黄了,何麟喜的“朱鹮梦”却不曾老去。

    癌症手术后昏迷10小时,醒来第一句话是“长颈鹿”

    何麟喜告诉记者一个秘密:2011年,他被体检出患有癌症、肾多发性囊肿、直肠息肉等疾病。2011年7月做了全麻癌组织切除手术,昏迷10多个小时,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是“长颈鹿……”

    这是让家人、护士忍俊不禁的3个字,在何麟喜看来,正是心心念念着的动物标本馆这些未竟的事业,成了他生命的源泉和动力。

    何麟喜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1999年从金华一中退休。退休后,为学校建标本馆成了他的新事业。

    从2002年起,何麟喜用3年时间帮助金华六中收集了241件野生动物标本,创建了全市首个野生动物标本馆——金华市野生动物标本陈列馆,该校先后被评为“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金华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示范学校”“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示范学校”。

    2008年7月,何麟喜又被兰溪三中返聘,帮助兰溪三中生物馆提档升级。如今,该生物馆面积500平方米,场景面积100多平方米,有豺、狼、虎、豹、狮子、斑马、长颈鹿;海豚、海豹、海龟、北极熊、南极企鹅、黑天鹅、白天鹅等1000多件野生动物标本,其中老虎、狮子标本各两只。

    “既然活着,一定要为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公益事业出点力,尽量多做好事”。何麟喜说,癌症手术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起床后对着镜子大笑:哈哈,我何麟喜还活着!晚上睡前则一定会反思一下:今天,我为公益事业做了点什么?

    小小的朱鹮标本,价格比肩老虎标本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第一次看到朱鹮的标本是3年前在安徽的一家标本厂。只是30多年前在杂志上见过朱鹮的何麟喜,看到眼前这个朱鹮标本,兴奋得像个孩子。他两眼放光,快步上前,对着朱鹮看了又看,朱鹮全身洁白,振翅欲飞,美得高傲。

    一打听价格,他吓了一跳,一只小小的朱鹮标本,价格居然要跟老虎标本比肩。

    在那里,何麟喜得知朱鹮种群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他暗下决心,要为兰溪三中生物馆引进一只朱鹮标本,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国家生态环保的决心和成就。

    多方打听后,何麟喜听说湖州德清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有朱鹮,他连忙坐车追了过去。

    我省德清县从2008年4月引进5对朱鹮,并且成功繁育,历经朱鹮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三个阶段。截至2016年5月,浙江朱鹮的数量达到216只。野外种群的自然繁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野外种群有朱鹮43只,监测到野外筑巢5处,产卵17枚,自然孵育小朱鹮10只,开创了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的新里程。

    在繁育中心,何麟喜终于与30多年前一见钟情的朱鹮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他眼里,朱鹮美到不可方物——全身色调柔和美丽,身体羽毛白色,两翅、腹、背、尾呈粉红色,头上有柳叶形下垂的羽冠,嘴细长稍弯曲,呈黑色,尖端为红色……

    喜欢,是不是意味着占有?

    何麟喜说,是的!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更需要实物教育。

    靠有限的经费显然不能满足何麟喜的办馆诉求,向社会筹集资金,找曾经的学生“讨钱”成了他有限的办法。何麟喜从教50多年,教过的学生逾5万,其中不少当了老板,但理解公益事业的多,肯无私投钱做科普事业的少。

    遭遇过很多非议,吃过无数次闭门羹,甚至向自己的学生下跪……10多年的建生物馆之路,何麟喜经历了太多悲喜。

    为了这只朱鹮,何麟喜先后去了10多个地方寻求赞助。最无计可施时,他又去找他的学生——金华一中91届毕业生、浙江新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军。此前,刘红军曾两次全额赞助过何麟喜的标本收集。知道老师的来意,刘红军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了。

    “刘红军是我的恩人,他不但帮助我圆梦,更让许多孩子有了目睹朱鹮的机会。他3次资助,总共20多万元!”何麟喜说。

    没有大象标本,不“象”话嘛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浙江新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军、德清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邱国祥、浙江省林业厅野保站站长周小莉、金华市林业局副局长李宗林、金华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孔双锋及秘书长谢纯刚、兰三中校长张伟等人热心帮助和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5月15日这天,何麟喜终于把世界濒危珍禽、被誉为“东方宝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宝朱鹮标本引进兰溪三中生物馆。

    80岁,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何麟喜却一直东奔西走,到底为了什么?

    “我想趁身体还好抓紧工作,根据我的特长搞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爱家乡爱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建标本馆,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积累一些资源,让小城市的孩子也能有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大视野。”何麟喜说,到这个年纪,名利早已淡泊,只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在何麟喜的努力下,2016年,兰溪三中被评为金华市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何麟喜在青少年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肯定和褒奖。

    兰溪三中高一(3)班的汪碧霞说:作为兰三中的学生,我感到既自豪又确幸,因为兰三中有全兰溪唯一的生物馆。这一切都归功于何麟喜老师,他花了10年时间,让我们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

    童建民是兰溪三中的生物老师,他翻出参观登记表告诉记者,近年来,兰溪三中生物馆每年接待8000~10000名本地中小学生参观,深受市民喜爱。

    因为在生态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2012年,何麟喜获得了“斯巴鲁生态保护精英奖”,这是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最高荣誉,全国只评出10名,浙江省仅有他一人。

    做了37年的“朱鹮梦”圆了,何麟喜说他还有梦——“大象梦”,生物馆没有大象标本,不“象”话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