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春节农村垃圾涨5倍 垃圾分类让村民丢垃圾很轻松
  • 春节农村垃圾涨5倍 垃圾分类让村民丢垃圾很轻松

    时间:2018-02-23 16:36:51  来源:  作者:

    前几年春节,绍兴诸暨市王家井镇关湖村的楼佩琴总要为清理家里“爆棚”的垃圾发愁。亲朋频频相聚,生活垃圾多了好几倍,每次还要去离家两三百米的垃圾站倒,十分不便。 今年春节,楼佩琴家门前摆放了一对“情侣”桶,她没出门去倒过一次垃圾。她说,现在村民们倒垃圾比城里还要方便了。

    春节里垃圾量涨了5倍

    “全村五百余户人家都只要将垃圾按桶上的标识分类好投放就可以,再也不用出门倒了。”2月19日早上6点,关湖村村民杨光岳就开着一辆智能采集车开始挨家挨户收集生活垃圾。他是村里的清运员,和另外两位清运员一起承担着全村531户的垃圾收集任务。

    “之前,三个小时就能全部清运完,春节期间要运半天都不够。”杨光岳告诉记者,平日里他一趟车可以装下七八户的家庭垃圾,这两天,车上装了两三户就满了,得去垃圾集中站倾倒。“估摸着有平时的五六倍,这是今年迎来的第一个‘高峰’,只能加班加点干。”他指着堆成小山坡的垃圾。

    64岁的赵作华是村里的老党员,当了18年支部书记,自从村里开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他有了个新职务——沼气池进仓员。就是把清运员运来的可回收垃圾填入沼气池。活虽然不难,但要求责任心很强,清运员没完成工作,他就不能走,得等到最后。每次完成任务后,他都要将沼气盖合上,将门锁好,以免小孩误入造成危险。记者在其工作间看见,里面有一个煤气灶,一开开关火苗上蹿。“回收的沼气可以满足周边4户人家的生活用气需求。”赵作华说。

    中饭光景,赵作华和杨光岳才放下手中的活,各自回家吃饭。他们说,下午还有一些扫尾工作要继续完成。如今,走在关湖村的村道上,看不到路面上随手丢弃的垃圾,每户人家门前都摆放着两只垃圾桶,即便是路人突然有东西要扔,也可以就近解决。随便翻开一只垃圾桶,可以看到垃圾都已经分类放好,摆放在正确的桶内。

    垃圾分类意识蔚然成风

    “要改变一种习惯确实不容易,村里做了很多宣教,大家才慢慢地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关湖村书记胡汉根告诉记者,去年8月21日开始,关湖村共下发垃圾桶531户,可腐烂垃圾桶和不可腐烂垃圾桶1062只,每月进行垃圾分类情况督察,村部设置红黄榜和绿色超市,借助村级红黄榜进行公示垃圾分类情况,对分得好的农户进行绿色超市里的实物奖励。

    在关湖村,村民每天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丢进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在他眼里,垃圾分类很简,“会烂的扔绿色的桶,不会烂的扔灰色的桶。”

    农村垃圾分类只是第一步,村中的垃圾经过垃圾分拣员的收集之后,会集中运到建在村子附近的垃圾集中站。进仓员将可烂的垃圾倒入沼气回收站进行沼气回收,之后把可利用的纸壳、矿泉水瓶等捡出来等待专人回收,剩下的普通垃圾等待运往垃圾填埋点。“我们计划2018年聘请专业团队清运垃圾,并继续在全村推广垃圾分类赚取积分,用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提高垃圾分类意识。”胡汉根说。

    有研究表明,农村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8千克。按照2015年底全国6亿农村常住人口测算,我国每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约1.75亿吨。截至2017年底,浙江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也意味着我省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已全面建立,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和96%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部分地区达到100%。

    去年一年,我省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置能力提升、标准和制度建设、文明风尚五大专项行动。全省尚未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2689个村,均已开展组织机构、保洁队伍、处理设施、经费保障、工作制度建设,达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标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