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推出更多“成都礼物” 让游客来了感觉更巴适
  •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推出更多“成都礼物” 让游客来了感觉更巴适

    时间:2018-03-10 15:48:19  来源:  作者:

    这个三月,因为一篇《什么是成都?》的文章,让这座人间烟火三千年的城市再次爆红。“真的很棒,就像一幅画卷,让成都的历史、闲逸、现代和活力徐徐展开。”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很感谢这些热爱成都喜欢成都旅游的人。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用好大熊猫、美食、休闲、绿道等名片,推出更多创意经典的‘成都礼物’,让游客来了感觉更巴适!”在多央娜姆看来,成都需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品质,向优质旅游发展。她告诉记者,成都将加快旅游融合发展,准备打造一批“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文创”“旅游+康养”等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区。

    培育旅游新经济 将着力推进优质旅游发展

    直到现在,多央娜姆都对今年春节黄金周记忆犹新。

    作为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她节日期间带队检查了成都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单位旅游安全工作。“我到了武侯祠景区,到了锦里,人山人海。”她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心里又高兴又担心,“高兴有那么多人喜欢成都,愿意到这里来旅游,但又担心人太多服务质量跟不上。”当然,因保障有力,春节黄金周旅游情况向好。

    2017年,成都旅游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去年成都实现旅游总收入3033.42亿元,同比增长21.22%;接待游客2.1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01.33万人次,同比增长10.66%。

    作为“网红”旅游城市,成都今年又有什么新的旅游“招式”?

    多央娜姆告诉记者,成都将着力优质旅游发展,优化“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区域旅游功能布局,加快推进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和天府绿道游憩带规划建设,以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策划包装乡村旅游、山地旅游、康养旅游、低空旅游、文创旅游、自驾游等6个产业集群项目,催生落地一批具有独特韵味和影响力的天府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培育打造一批体现“国际范儿”“时尚范儿”“优雅范儿”“文艺范儿”“休闲范儿”“生活范儿”的精品业态,激活城市全域街巷休闲旅游功能。

    “在旅游环境上,今年成都也会有变化。”她说,成都正在建设服务范围基本能覆盖全市的“1+X”旅游集散体系,推进国际游客购物退税体系。同时,将用好AR/VR等新技术,建好成都旅游咨询体验场景,提升旅游咨询体验功能。为了让市民分享景区建设成果,成都今年还将推行“旅游景区一卡通年票”。

    作为新经济之城,成都的旅游发展也将“傍上”新经济。多央娜姆告诉记者,成都将通过“旅游+”或“+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相结合,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据她介绍,成都将打造一批“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文创”“旅游+康养”等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区。

    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尽管北京还春寒料峭,但多央娜姆知道,在成都龙泉驿、蒲江等地,又是一年花开时。从冬日寒冷中走出来的成都人,换上春装,携老扶幼,热热闹闹聚在一起,看花踏青。

    在她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具体部署,而乡村旅游势必成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如今,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成都将着力以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多央娜姆说,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成都视察指导,在郫都区战旗村调研时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极大地提升了成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成都市旅游行业欢欣鼓舞。春节期间,广大游客和市民纷纷来到郫都区战旗村,自发地将总书记走过的路线转化为旅游线路,使战旗村成为了春节期间乡村旅游的火爆点,催生、带动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热潮。

    具体到举措上,多央娜姆的想法很是细致。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就是要打造精品。例如,在成都推出60个精品民宿和文化主题饭店,创建20个AA级及以上林盘景区,打造6个AAA级旅游特色镇、1个AAAA级天府古镇等,“要着力塑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天府古镇’‘成都平原四季田园风光’等旅游特色品牌”。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终归需要的是充满“人情味”的体验感。因此,实施以“改厨(布局合理、安全卫生)、改厕(功能完善、整洁实用)、改餐(色香味美、健康养生)、改客房(温馨舒适、格调精致)、提升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一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美化乡村环境必不可少。在这些工作的推进中,加强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多央娜姆认为,要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行统筹推进,支持开展品牌乡村旅游创建和推介活动,支持农民发展星级农家乐、特色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园等业态。此外,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 应建立长效扶贫机制

    多央娜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每年全国两会,她所关注的重点除了旅游外,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她希望自己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尽一份力。

    她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总数逐年下降。但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师资流失率高,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落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等现实问题,制约了扶贫攻坚的脚步。

    如何破解?多央娜姆提出了4点建议。

    她说,应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的教育扶贫机制;建立长效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干部序列里增设1名特色产业技术干部,纳入国家财政管理体系;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此外,还要引导区位条件优越、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充分挖掘发展潜力,以提升度假体验为核心、以推动乡村创意为关键、以挖掘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打造精品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多央娜姆认为,这些区域还应该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种养殖、乡村旅游等各种专业合作社,加强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建设。“总之,要在扶贫同时,还能通过自我‘造血’摘掉贫困的帽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杜江茜北京摄影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