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四川新作为・文化篇】脱贫攻坚文学创出“四川样本” 四川人文化获得感满满
  • 【四川新作为・文化篇】脱贫攻坚文学创出“四川样本” 四川人文化获得感满满

    时间:2017-12-20 16:53:24  来源:  作者:

    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9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脱贫攻坚是今年四川乡土文学中的一个亮点,脱贫攻坚不是孤立的命题作文,是四川文学具有乡土情怀的写作。”近日,四川著名作家蒋蓝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初,四川省作家协会精准聚焦脱贫攻坚,开启了为期四年的脱贫攻坚“万千百十”文学活动。9月24日,“喜迎党的十九大・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办。其中,四川作家马平创作的《高腔》等三部作品作为脱贫攻坚文学的“四川样本”,得到在场各位文学评论大家一致肯定和点赞。

      又将和一个年头道别了,回望2017年四川文化发展,百花齐放所绽放的光芒,更多照进了老百姓的生活,普通人的文化获得感满满。

    四川省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参赛剧目之一

      脱贫攻坚抒发乡土情怀 四川文学2017亮点多

      《高腔》是“万千百十”文学扶贫活动开启后,马平迅速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生活,采访多位第一书记,并与扶贫干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交流后,于5月底创作完成的。自2017年第8期《人民文学》“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特选作品”推出后,被各大媒体高度关注,还被改编成话剧。话剧《高腔》也于12月15日在四川德阳进行了彩排演出。这部倾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全院之力精心打造的精品话剧,还将作为四川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文艺创演季的重要剧目,在2018年展开省内各市州和全国巡演。

      “《高腔》从一个曾经喜欢唱高腔的贫困户的视度,不露声色地叙述上级派来的‘官人’如何一户一户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户走出贫穷,然后又努力使贫困户彻底摆脱贫穷的故事。因为不露声色,故事情节的推动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因为不露声色,所有的官员、贫苦群众,情之所依,心之所系,恩之所在。透过马平的《高腔》,我们看到的四川乡村,是农舍与道路组构的乡村,是田野与林盘互嵌的乡村,是宁静与希望对撞生成的乡村,也是作家与乡村相互保管、相互赠与的伟大乡村。”蒋蓝如是评价《高腔》。

      除了脱贫攻坚系列文学的创新,蒋蓝还特别提到今年四川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在蒋蓝看来,长篇小说一直是四川文学的一个瓶颈、一块短板。而今年,一部由四川作家卢一萍撰写的长篇小说《白山》的问世,让他对四川长篇小说的崛起看到了希望。他认为这是今年四川小说界最大的收获,甚至说是填补了中国军旅题材、乃至地方性叙事的空白。这部小说共41万字,作者卢一萍用了7年时间精雕细琢而成。“这是一部中国涉及雪域边防线的百科全书。”蒋蓝说。

      提到文学,自然不能忽略一种文体:笔记。这种文体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起源颇早,盛兴于唐宋时期,写笔记是文学写作上伟大的传统。笔记不能仅仅作为干瘪的材料性考据,应具有美学性、文学性。笔记极其考验作者对史料的熟悉程度、思辨能力、文笔功底。而今年,作家蒋蓝就有三部笔记发行,分别是《至情笔记》《成都笔记》《蜀地笔记》。其中《至情笔记》让写作30多年的蒋蓝,回归“正写”,脱离他最擅长的将历史、考据等外在资源融入散文的做法,不依托繁复修辞地写,不过于倚重题材地写。致力于让“事物在散文里说话或沉默,让事物液汁四溅再回到事情之中,让我的散文耳朵听到事物的呼与吸”。

      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今年凭借中篇小说《三只虫草》与散文《士与绅的最后遭逢》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双奖。此外,成都作家裘山山、何大草也在本届百花文学奖评选中获奖。2017年四川文学的发展有着诸多亮点,但蒋蓝认为:“亮点还可以更多。”在他看来,四川是文化大省,四川文化还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正朝着“文化强省”的方向走去。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省直文化系统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主题文艺创演季活动之一

      惠民工程稳步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为什么说普通人的文化获得感满满呢?

      上半年,全省各级文艺院团新创重点剧目11台,修改提升剧目9台,舞剧《家》、川剧《铎声阵阵》、京剧《落梅吟》等入选参加全国舞台优秀剧目艺术展演、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等全国重大展演活动。成功开展“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学习写生活动和四川省青年书法家10人作品展,共申报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90个,其中大型项目进入复评28个。

      11月15日至12月30日,四川省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主题文艺创演季启动。这是四川第一次进行创演季活动,不同于往年的演出季。今年主要提升原创力,推动创新。此次创演季目的在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掀起学习高潮;同时也是展示十八大以来的舞台艺术精品,部署十九大精神学习后下一步工作安排,再推出一批精品。《茶馆》《长风啸》《大国芬芳》《高腔》等一系列优秀剧目将轮番上演。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大展

      成都市文广新局直属的成都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都永陵博物馆5家博物馆从2017年11月27日起开展“元旦春节文化惠民行”活动,均执行半价门票,至2018年3月6日结束。

      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还将进一步稳步推进。未来几年,仅在成都市,将继续新增成都文化馆新馆、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城市音乐厅5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全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正施行,“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全面启动,文化志愿者“帮村行动”……一系列行动,给乡村地区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码,以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文化产业和市场同步壮大。乐山市成功举办“2017年四川春季音乐季暨第二届乐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活动,吸引国内外观众5.5万人(次)。积极与阿里文娱、摩登天空、环球唱片、腾讯音乐等国内外知名音乐企业对接,探索引进企业落户四川。

    “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闭幕式现场

      “蓉城之秋・2017年天府文化艺术节”历时3个月,超10万人参与,120余场演出。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全域开花,500余场音乐活动在成都22个区(市)县范围内上演,吸引了500万人次观看。

      文化遗产传承力度不断增强。今年,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2017四川省首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在阿坝州茂县古羌城举办。此展览将建立长效机制,由核心区的茂县、北川、汶川、理县等4个县轮流在羌历年期间举办,每年一届。

      全省共22个项目被纳入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其中东郊记忆等8个项目被列为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长征主题纪念设施遗址资源普查圆满完成,三苏祠芦山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获评“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国内最大规模水下考古项目―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年度工作圆满完成,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首次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并非民间传说,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成功举办全省博物馆创新发展培训班、“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和“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特展”吸引观众108万人次,创造了单个临时展览接待人数之最。编制完成《四川省推进博物馆智慧服务建设规划方案》。启动博物馆延时错时开放工作和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瑰宝般绚丽的四川文化,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川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四川力量。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四川文化将继续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