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记者观察:国产科幻电影期待“爆款”
  • 记者观察:国产科幻电影期待“爆款”

    时间:2017-11-11 16:11:00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杨琳

      从刘慈欣的《三体》到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虽然斩获雨果奖的作品一次次将科幻作品推向热门,但科幻仍然相对小众。科幻小说只是科幻产业链中的一环,要想让普通大众接受科幻产品,需要更大众、更流行的“敲门砖”――那就是电影。

      11月10日,在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前夕,科幻产业论坛在成都举行。其中,在“投资科幻产业的现状与前景”的产业对话中,科幻小说作者、导演、编剧、制片人、投资人纷纷“诉苦”:中国科幻电影希望很大,但困难很多。

      从2015年起,电影版《三体》就备受瞩目,但其档期至今杳无音信。对于科幻电影市场,国产电影供不应求。在中国观众眼里,科幻电影是舶来品,这样的印象是建立在诸如《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这一类影片之上。上月末,“老牌”科幻片《银翼杀手2049》上映,又掀起一小波科幻浪潮。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国产科幻片面临着怎样“拓荒”的棘手难题。著名影评人、编剧张小北指出,先前国内没有相关经验可循,导致科幻片的研发成本非常高。比如,影视后期就是一个不知道花多少钱能做出什么效果的“无底洞”,这个“洞”,需要时间和金钱来填。而对于资本方来说,市场的不确定性显然增加了投资的风险,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很难花好几年时间去孵化一个项目。

      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腾讯影业制片人张思阳认为,有一个“笨”办法可解开死结,就是多拍。就算是低成本电影,“产业要有足够的需求,形成标准,才能成为工业。有足够的东西给观众,给观众介绍科幻片这个概念,才能进一步优化。”

      源于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开机,由宁浩执导,黄渤、沈腾主演;由张小北担任导演、编剧,改编自腾讯动漫同名IP的科幻电影《拓星者》已拍摄完成……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国产科幻电影。

      那么,国产科幻片的春天何时到来?参与对话的嘉宾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大分歧。“能出现像《战狼2》一样的‘爆款’,或许就打开了大门。”

      原标题:国产科幻电影期待“爆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