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陕西新闻 > 产业脱贫县区行|太白篇 菜单式扶贫 走出致富路
  • 产业脱贫县区行|太白篇 菜单式扶贫 走出致富路

    时间:2017-12-26 15:57:08  来源:华商头条-华商报  作者:

      脱贫路子千万条,太白县把产业脱贫作为治本之策,产业成为带动脱贫的强进动力。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甩掉“懒汉气息”想干、乐意干、能干好,太白县重点培育“菜、莓、蜂、药”四大特色产业,镇村结合实际,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并制定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当年产业发展计划。2017年,太白县安排产业扶贫资金4905万元,用于产业扶持,把农民与园区、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结起来,通过联心、联利、联动,实现股份化改造、公司化运营、多元化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园区带动模式

      12月22日在航天树莓产业扶贫示范园内,鹦鸽镇马耳山村3组贫困户武爱云数着指头给记者算她家的收入账:园区打工每年1万多、土地入股每年3200元,种植花椒、架豆还有上万的收入。“不仅在园区打工有钱赚,又免费学到了树莓的修剪采摘技术,已经脱贫了。”

      咀头镇塘口村1组的贫困户刘有良家中老人有病,孩子还在上学,外出打工不现实,往年都是靠零工养活家人。自从在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务工后,每个月有固定2400元的收入,不仅如此通过土地流转他每年还有每亩地900元的收入。此外,园区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传授实际种植经验。说到现在的生活刘有良十分感激:“我现在有了稳定收入,已经摆脱了贫困生活!”

      截止目前,全县发展 “园区+基地+贫困户”农业园区19 家,“企业+基地+贫困户”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 家,培育省市级扶贫试点企业(园区)9个,发展“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合作社74个,带动贫困户1700余户,户均增收4800元。超越农业、秦西公司、秦绿蔬菜等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订单生产、入园务工、入股分红,安置贫困劳动力3000余人次,人均月报酬1500-2000元。

      干部帮扶带动模式

      靖口镇散军塬村1组的张宝苍是全家6口人的依靠,因为老人生病、爱人患病、孩子上学将这个30多岁的汉子压的喘不过气。但是自从有了驻村干部的帮扶,他今年仅仅五亩架豆的收益就有1.5万元,此外家中还种有花椒柴胡也带来了不少收益。

      前些年散军塬村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灌溉不利等制约因素,贫困人口产业发展积极性始终不高。近几年开展精准扶贫,尤其是今年,宝鸡市农业局依托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助该村大力发展产业脱贫,走出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帮扶单位宝鸡市农业局按照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加速三产融合的思路经常性联系、指导、帮带散军塬村稳步发展脱贫产业。引进中华蜂产业园项目,按照公司+合作拄+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创办“雨露”扶贫夜校,培训教授架豆、花椒种植、中蜂养殖技术,提升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能力。建设农产品交易大棚,解决架豆、花椒、核祧销售场地等问题。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我们始终把产业脱贫作为甩掉贫困的治本之策。”据太白县副县长武云介绍,太白县按照壮大蔬菜、林果、养殖,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强化龙头带动,推行政府配餐、群众选餐、干部送餐的菜单式扶贫的思路,探索嵌入式发展模式,搭建了每户一项增收主导产业和两项副业的“一主两副”产业发展格局。全县共培育现代农业扶贫示范园16 个,各类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8家,形成县有主导产业引领,镇有特色产业支撑,村有集体经济保障,户有长短项目稳定收入的全方位产业扶贫大格局,2017 年贫困户人均收益6309元。

      华商记者 李琳

    编辑:华商报供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