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莆田: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 莆田: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时间:2020-02-10 19:32:18  来源:台海网  作者:

    进家庭

    进社区

    进校园

    吴冰颖 作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莆田网报道 “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让广大在基层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备受鼓舞。

      岁末年初,回望2019,“垃圾分类”无疑是年度热词之一。

      2019年2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4月,住建部等部门发布通知,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份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

      其后两个月,包括北京、厦门、福州、广州、杭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悄然提速,将垃圾分类提到了城市管理的重要位置。

      垃圾分类,经过多年的波澜不惊后,正式迎来一场全面的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城市带上了强制生活垃圾分类的“快车道”,要求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在这份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名单中,福建省的福州、厦门入选。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福州、厦门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出台《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目前,全省九市一区均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建立协调机制。去年7月,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厦门召开,省级领导高度肯定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并表示在厦门召开现场会,是因为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厦门的经验做法非常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垃圾分类是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对于莆田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近年来,莆田市先后出台《莆田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莆田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莆田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方案》等。

      截至目前,莆田市在城厢区城区、湄洲岛全岛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县(区、管委会)共在31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全市共在80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25个国有企业、23所医院、3个景区、6个星级饭店和71所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计划不断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同时,多样化的垃圾分类宣教工作也在全市广泛铺开,比如,推广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举办垃圾分类达人赛活动、建立区宣教基地和环保屋,以及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等等。

      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基础上,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莆田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送审稿)》。将在全市城市建成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前端的分类投放、中端的分类收运,到末端的分类处置、利用,必须环环相扣,倘若前中端分类、收运不精细,或者末端分类处置能力不足,便会产生“断点”。《实施方案》要求,到2021年底,莆田市城市建成区将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以辖区为单元,居住区域、单位区域、公共区域连线成片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四位一体”机制。

      为连接好“断点”,近年来,莆田市在提升前端分类、末端处理能力上下足了功夫,目前全市试点小区已完成前端分类设施的布置,正在加快建立收运体系。莆田市组建市餐厨垃圾管理处,餐厨垃圾处置场一期已投料运行,日设计处理能力100吨餐厨垃圾和50吨地沟油,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80吨左右,经过多道程序,餐厨垃圾可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还启动大件垃圾处置场的建设,以解决全市大件垃圾处理问题,去年底已完成市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今年底,力争全市基本实现乡镇(街道)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将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工程,抓实办好,从市场、法律、制度、宣传等各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创新机制、抓源头减量的同时,多方参与,因地制宜攻克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据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莆田市日均垃圾产生量在2700吨左右,在垃圾分类前,已建成全省单厂日处理垃圾量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专项资金保障方面,去年莆田市财政共投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2020年、2021年市政府每年还将安排1500万的财政资金用于各县(区、管委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采购、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分类桶采购的补助。新通过的《方案》已开出预算,今年6类垃圾分类转运车和各类分类桶将加入垃圾分类队伍里。

      垃圾分类,立法先行。近年来,莆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充分发挥法律引领、规范、推动、保障作用。

      上月,莆田市出台《莆田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规定进行细化,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法律性保障。这是继去年7月《莆田市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后,莆田市第二部人大立法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与1月1日正式实施的《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自愿层面转到强制层面,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监督管理等方面为生活垃圾治理保驾护航。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莆田市正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引导广大市民“会分类、易分类、愿分类”,引领垃圾分类成为莆田新时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