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泉州水利:构筑战略大水网 细微之处见民生
  • 泉州水利:构筑战略大水网 细微之处见民生

    时间:2019-11-06 17:54:55  来源:台海网  作者:

    过去五年,实施水利项目249个,共完成投资362.9亿元,泉州水利——  

    构筑战略大水网 细微之处见民生

    永春南星溪清新流域样板工程带来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七库连通源头水库彭村水库,又名“云龙湖”。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不久前,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报告获水利部正式批复。这一纸批文绝不只是兴建一座总投资142.7亿元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更是对泉州综合实力的一场“大考”,考的是泉州建成这一百亿工程的决心与信心。

    同一时空下,以七库连通为代表的重大水利工程、民生水利工程高质量推进,5年来累计实施水利项目249个,完成投资362.9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未来,白濑水库将与时下正在进行的治水项目同频共振,带来“盈盈清水入画来”的诗意。

    百亿项目

    白濑水利枢纽工程 吹响“冲锋号”

    翻开泉州的流域版图,目光锁定位于安溪县的晋江西溪白濑乡长基村段,一泓清水在群山环抱间流淌。

    西溪是泉州母亲河晋江的两大支流之一。填补3100平方公里西溪流域无控制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空白,破解泉州中远期水资源短缺的“生命工程”——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坐落于此。

    半个多世纪

    探索勾勒“白濑蓝图”

    一组数据表明,泉州沿海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属“绝对贫水区”。以现有供水能力,到2030年,缺水量预计达3.39亿立方米,遇到特枯年份,限水、限电等节水措施将成为常态,严重制约城市发展。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泉州就提出了“白濑构想”。1946年,当时的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就组织规划编制《晋江白濑水利工程初步报告》。1956年,福建省工业厅水电处组织编制了《蓝溪(白濑)水力发电计划》,规划坝址位于安溪白濑乡的飞鸦口。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福建省、泉州市又多次组织对白濑水库项目进行初步论证和规划设计。

    近在眼前的水荒难题让“白濑水库”进入视野。2011年新年伊始,泉州将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由此拉开申报建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的序幕,该项目是泉州投资规模最大、移民数量最多的水利工程。

    “一号水利工程”

    拿下“准生证”

    锁定目标,迅捷行动。一开始,泉州就把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号水利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上阵、亲自推动,举全市之力奋力攻坚,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把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列入一号议案,工程建设前期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路线图徐徐展开,节点性胜利令人振奋。

    ——2011年筹建工作启动以来,工程规划方案编修、库区移民安置方案、项目环评、项目建议书编制等项目申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018年4月28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2019年10月9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正式批复。

    勠力同心、全力攻坚。至此,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工,进入建设新阶段。尤值一提的是,“准生证”项目可研与“施工图”初设报批阶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支持;市政府先后2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直有关业务部门和安溪、永春县委、县政府领导就相关问题多次前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环保部(生态环境部)、中咨公司、水规总院、铁路总公司沟通协调。

    枢纽主体工程

    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令人憧憬,未来将带来供水、防洪、发电、改善下游灌溉、生态用水等诸多利好。“填补3100平方公里西溪流域无控制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空白,与原有的连通工程联手发挥效益,形成连通闽江、九龙江、晋江东西溪、覆盖整个泉州的大水网,实现水资源全域化配置,根本解决泉州中远期缺水问题。”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非汛期(当年11月至次年4月)供水将由4.7亿立方米提高到9.7亿立方米。”

    当下,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10月25日,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1.85亿元,占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142.7亿元的15.31%。安溪、永春两县已启动实施移民安置工程并陆续开工建设。下一步,我市将争取枢纽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奋发有为

    水利项目数量规模 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市水利局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按照“问题倒逼补短板,固本强基促提升”工作思路,持续加快水利各项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水资源支撑与保障。今年,这项任务指标为73.4亿元,实施水利项目220个。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6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16%,超时序进度7.83个百分点。

    聚焦白濑,不妨也将目光转向其他重大水利项目。10月25日,七库连通惠女至菱溪引调水工程C3标段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出口洞开挖。目前已完成隧洞开挖约17.02公里,管道铺设约2.3公里。同时,陈田至泗洲引调水工程已完成初设、概算、水保方案、环评方案的批复,施工监理已完成招标并签订合同,施工电源配电工程设计完成招标,林业用地已完成可研报告、施工图预算编制及审查工作,征地手续逐步开展。“惠女至菱溪、黄塘引调水工程全线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可实现全面贯通。”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作为“主动脉”的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连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开展隧洞二衬、进出水口管理房装修等扫尾工作和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土地整治等工作,力争年底前试通水。总投资15.48亿元的晋江防洪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89亿元,占计划的94.5%。永春马跳水库力争年底前主体工程开工;彭村水库争取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这大兴水利、水润民生的背后,是泉州水利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领导班子以上率下、科学决策的结果——治水理念不断完善,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民生水利问题加快解决,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泉州市水利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直部门。

    民生福祉

    家门口的水利项目 大幅提升幸福指数

    如果说,大型水利工程在宏观上发挥着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作用,那么民生水利就是一件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事。在泉州,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诠释着民生水利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期待。

    从田里劳作回家,就能打开水龙头,用上干净水,这对永春县坑仔口镇玉西村的老康而言曾是不敢想象的。过去,村里人用水靠的是山泉水、雨水,一到下雨天就浑浊,一到枯水期就经常断水,既没保障也不安全。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老康一家用上了自来水,告别了“靠天喝水”的日子,“这就是幸福水。”老康笑道。2016年起,像老康一样喝上“幸福水”的群众有46.38万人,已投入资金2.05亿元。

    秋已至,夏未央。落日的余晖里,走在省水土保持生态村永春县石鼓镇吾江村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远处青山绿水、村落掩映,耳畔鸡犬相闻、儿童嬉闹,一幅悠然农家乐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刚从田里忙活回家的陈老伯乐呵呵地说道:“自从实施了水土保持项目,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住在这里心情很好,我儿子、儿媳要接我进城我都不想去,孙子们也是一放假就想回来。”

    像这样的场景在水库海堤除险加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民生水利项目中比比皆是。5年来,我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万亩,整治河道131.35公里,建设安全生态水系331公里,除险加固水库103座,强化加固海堤32.59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56.73万人。截至2018年底,全市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提升至88.7%、81.9%和95%。

    治理河湖

    “一支笔”整合资源 打造清新流域样板

    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连续两年考核居全省第一,得到中央改革办、水利部、省河长办的充分肯定,这就是近年来泉州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成绩单,各级主官亲抓亲管、压实责任、协调推进。这期间,采取流域河长“一支笔”方式打造的清新流域样板工程成为河湖治理的又一典范。

    惠安县东桥镇东港溪原是脏乱差河流的代表。在打造清新流域样板工程中,流域河长采取“一支笔”的方式,整合农业、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资源规划、交通、住建、环保等部门资源,统筹部门资金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东港溪水质逐年提升,两岸进行了全面的绿化提升,成为群众休闲散步好去处,也与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相辅相成,兴起乡村旅游热。2017年清新流域样板工程建设开展至今,我市已完成了顶层规划、体制机制建立、样板工程实施等三项主要工作。截至目前,策划生成的15个样板工程已有122个子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7亿元。

    推行河长制绝不局限于流域治理。泉州还出台了《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和《晋江、洛阳江水环境保护条例》,让河长制工作有法可依。全市布设600多个高清视频监控,覆盖600多公里重要河段,实现实时监控,并委托第三方对全市3600公里重点河段开展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河流问题,每月在主流媒体上公开各地河湖问题及整治情况。去年泉州市主要流域13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13个实际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实施小水电退出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退出小水电站83座,装机容量16319千瓦,截至目前,已退出小水电站75座,装机容量15010千瓦,完成总体目标的92%,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三年目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