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悲痛!这位泉州人逝世,林郑月娥哀悼!曾任香港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
  • 悲痛!这位泉州人逝世,林郑月娥哀悼!曾任香港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

    时间:2019-07-24 20:46:09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

    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大紫荆勋章获得者、香港联侨企业创始人黄保欣于7月22日凌晨逝世,享年96岁。黄保欣,1923年出生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下埔村(原属惠安县),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赴香港发展花了十年时间成立香港联侨企业。他纵横商界、政坛数十年,有“塑胶原料大王”的美誉,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副主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咨询委员会主席、港事顾问、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席、亚洲电视主席、特区筹委会委员等职务。

    1998年,黄保欣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这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授勋及嘉奖制度下的最高荣誉,22年来仅有4位泉籍乡贤获此荣誉(洪祖杭、杨孙西、黄保欣、黄克立)。他一生品德昭彰、业绩卓越、爱国爱港,堪为楷模。

    黄保欣逝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切哀悼——

    报道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切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她表示,黄保欣是成功企业家,早年致力推动香港塑胶业发展,对香港的经济发展贡献良多。

    林郑月娥还说,黄保欣爱国爱港,长期以来积极投入公共和社会事务,香港回归前曾任立法局议员、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回归后则担任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港区人大代表等职,在香港以至国家的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

    林郑月娥说,黄保欣领导才能出众,是香港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为香港国际机场发展成为今天的全球航空枢纽奠下良好的基础。

    香港惠安同乡总会名誉会长邱昭阳在微信朋友圈致哀——

    福建惠南中学致唁电——

    紫云黄氏宗亲网官微发文悼念——

    接下来~

    一起来了解下他的传奇人生!

    从福建到香港

    黄保欣,1923年出生,祖籍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下埔村(原属惠安县)。黄保欣从小成绩优异,1934年从时化小学毕业,进入泉州培元中学就读,后来考入厦门大学,专攻化学专业。因为生逢乱世,国家和民族所遭遇的磨难从小就深深烙印在黄保欣的心里。“‘九一八’事变时,我上小学,老师让每个学生画一张东三省地图,让我们要记得东三省,要把它收回来。”

    1946年1月,黄保欣和同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校友吴丽英结婚。1948年,黄保欣赴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决定留在香港后,黄保欣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做生意。1958年,黄保欣与朋友合资,建立联侨企业有限公司,开始做自己专长的化学品生意。联侨最开始的业务包括塑料工业、电池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的原料供应,之后,慢慢转向了以塑料为主的贸易及制造业务。

    市场扩大,技术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黄保欣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率先向厂商提供技术性数据和市场情报,并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其塑料注塑机更是占到香港同型入口机器60%到70%的市场,成为市场上最权威的供货商。

    1974年,香港塑料业界专门成立了香港塑料原料商会,黄保欣被大家推举为商会主席。香港塑料产品成为香港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黄保欣也赢得了“塑料原料大王”的称号。

    黄保欣说:“做生意第一要讲信用,不要掺假,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还有就是财务健全,我从没有钱开始做生意,从来不在财务方面出问题。在香港英治的时候,我拿了两个勋章,其中一个是1987年授予的英帝国司令(CBE)勋衔,专门感谢我在立法局财务委员会上的贡献。那时候,我一直说,香港地方小,政府花的钱不能太多,他们花的钱超过GDP18%的时候,我就建议降到15%。经过努力,最后降到了16%左右。”

    就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黄保欣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将企业的发展全权交给了妻子吴丽英去做,自己则投身到社会事务中。1962年,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改选,他被选为会董;1972年,他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代表身份被委任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委员及工商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当时,法国对香港部分货物,例如玩具等采取进口限制,但法国的香水、洋酒等产品却在香港畅通无阻。黄保欣认为这种情况不合理,因为他的提议,香港贸易发展局同法国谈判,不但成功打开了法国市场,更在法国设立了办事处,成功推动了法国商界到香港投资。

    1979年,黄保欣获任香港立法局非官方议员,他在香港立法局工作近10年,关注领域涉及经济、教育、廉政等很多方面,1977年获得英国女王颁授OBE勋章,三年后荣获“太平绅士”称号。

    在香港主权上,只有一个立场

    在香港记者眼里,黄保欣是另一种人。“1980年的时候,香港记者问我,你为什么这样爱国?我说,我和你们背景不一样。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或者那些在香港长大去国外念书再回来的香港人是很难理解我们这种经历过抗战,从内地去香港的人的情感的。”

    1980年,中英政府将香港主权回归的问题提到正式议程上来,立法局就英国要不要把香港归还给中国等问题展开辩论。黄保欣坚决主张“香港本是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黄保欣有一张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合影,这个照片是有来历的,黄保欣说:“1984年,撒切尔夫人向香港立法局介绍中英谈判情况,在(晚宴)谈话时我就跟她讲,我说你跟北京的谈判,要以大家是友好的国家朋友来解决历史上的问题,假如用很强硬的态度,你做不了的,你只能用比较妥协的态度去做。”

    1985年,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黄保欣任委员,参加政治和经济两个小组的工作,并担任了经济专题小组的港方召集人。黄保欣说,在政治方面,他认为一定要循序渐进;在经济方面,他力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并坚持在“基本法”中写明“外汇不受管制”。

    也是在同一年,国家决定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但香港人普遍反对,因为大亚湾离香港只有50公里。黄保欣开始为核电站的建设奔忙。

    “我是立法局议员,有机会发言,刚好我的第四个女儿在美国,是物理学博士,那时候,她的工作就是在一个建设核电厂的大公司里当工程师,所以她提供很多核电数据给我,我讲起来就头头是道。香港立法局组织了一个大亚湾核电小组,我做召集人,在辩论的时候我说,第一,核电是安全的,第二,中国人绝对有能力做好。另一方面,我们就跟大亚湾联系,取得资料去解释。后来,小组其他几个人向政府建议,组织一个大亚湾核电安全咨询委员会,由香港和内地共同组成。委员会在1988年夏天成立,我又出任了主席。每一次开会,都有几十个香港人提问题,我们实事求是地回答,到后来争议就越来越小了。”

    “中国在华南有两个大工程,一个是香港机场,另一个是大亚湾核电站,两个我都参加了,这是我的荣幸。”黄保欣说。

    与建大亚湾核电站相似,关于香港机场的建设,在当时也有争议。这一次,有疑议的一方是内地。“1989年,香港港督卫奕信宣布了被称为‘玫瑰园’的大计划,决定以耗资超过1700亿港元的巨大财力兴建香港新机场。内地当时有很大的疑问,认为是英国人要掏空我们的钱。我和一些爱国人士的看法是应该要建的,我们因此有机会到北京跟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建议让英国人来建设,因为建好以后,对香港有利,而且是英国人无法带走的。”

    1991年,中英就机场建设达成协议后,联合成立了新机场及有关工程咨询委员会,黄保欣获任为委员会主席,负责监督工程计划实施。1995年,黄保欣又被委任为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

    新机场首期工程原计划先建一条跑道,当时,香港方面都认为将来一定不会够用。黄保欣上任几星期后,果断做出决定:“提早兴建第二条跑道”,并提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讨论。1996年5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筹备委员会正式决定:同意机场管理局立即着手进行第二条跑道及相关工程所需的设计和建造准备工作,于1997年提前动工。这些提前增建的设施将使新机场运作首年的跑道容量,每小时增加至50架次航班,至少确保10年内机场的客流量畅通无阻。

    1998年4月,香港新机场主体工程在预算内如期竣工。当年7月6日,机场就正式启用。1999年3月,黄保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接受了香港新机场被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工程之一的荣誉。“这是香港人努力的成果,是所有人的光荣。”他说。

    无私奉献 热爱祖国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以后,身为基本法起草委员的黄保欣转而参与“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工作,并兼任中心副主席职务。

    “因为1990到1997年还有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应该有一个机构来延续这种工作,中央就提出组建一个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后来时任香港总督的彭定康发出一些不好的声音,中央就决定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备工作委员会。”黄保欣说。

    “彭定康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关于政治发展部分,违背了‘基本法’及中英双方的协议。我在电视机前看完全部报告后,当晚就写了一篇商榷文章,提出异议,第二天,文章就在三份报纸发表。”预备转为筹备后,黄保欣被委任为港事顾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委员,并继续参加政治、经济两个小组的工作,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是黄保欣与很多中国人一样永生难忘的一天,同时,也可能是他最为忙碌、最感自豪的一天。“1997年6月30日晚,在滂沱大雨中参加了英国方面的告别仪式、告别宴会、中英交接仪式、行政长官宣誓、立法会宣誓成立等过程,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3点。7月1日早上7点又赶到机场坐飞机到北京,在中午接受人大常委会委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职务,随即就开会建议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基本法’附件三列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由此完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1998年,黄保欣当选为第九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5年任期满后,他又再次获得委任,并担任这一职务到2006年。黄保欣很看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荣誉。香港地区选人大代表,由选举委员会选,黄保欣说,很多人都想做。“第一次我人气很高,选上了;第二次,因为年纪大了选不到;但是后来又有几个人大代表去世了,所以第十届我是增补进去的代表。”

    在尽心尽力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作出大量工作和奉献的同时,黄保欣十分关心家乡和内地事业的建设发展。为此,他先后投资创立厦门联侨有限公司和惠安的惠侨塑料制品厂,1992年黄保欣又将1970年在香港创办的人造皮革厂搬到深圳,成立联侨合成皮革(深圳)有限公司等。此外,黄保欣还慷慨捐资兴办教育。1995年,他为母校泉州培元中学捐资200万港元兴建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黄润苍教学楼”;2001年4月厦门大学建校80周年庆典时,他与夫人共同捐资500万港元兴建了嘉庚群楼一号楼──“保欣丽英楼”等。

    1998年,黄保欣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对香港发展的杰出贡献。同年,他被委任为亚洲电视主席,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香港商界对他企业家身份的尊重和认同。

    即使是进入80岁高龄的岁月后,黄保欣依然还担任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报酬及离职后安排独立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电视主席等重要职务,继续躬耕和奉献于国家事务中。2007年7月5日,黄保欣在香港最后一份公职届满,他也因此正式荣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继续关心、参与和支持香港及内地的发展。

    黄保欣一生到北京看过三次国庆阅兵。第一次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已经签署,北京方面请港英政府组织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当时的香港总督尤德选了16人,黄保欣是其中一位。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庆,黄保欣作为香港地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庆典;2009年黄保欣参加了国庆60周年庆典,他当时说:“我今年86岁了,有机会亲自参加三次国庆庆典,看到现在有个强大的国家,很满足了。我是中国人,自觉对祖国负有责任。我要为祖国民族事业多做些有益的工作,报效祖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作为2015年抗战胜利日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名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泉州籍旅港乡贤黄保欣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海内外爱国人士代表获颁纪念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