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傅连暲:福音医院走出的“红色华佗”
  • 傅连暲:福音医院走出的“红色华佗”

    时间:2019-07-01 20:20:43  来源:台海网  作者:

    ▲福音医院旧址

      台海网6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墨涵 念佳丽文/图)傅连暲,一位著名的红军医生,曾在乡村奔走行医,深切体会到当时百姓的苦难;他也为红军战士细心疗伤,被称为军中“红色华佗”。

      日前,导报记者前往长汀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福音医院旧址,探访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细微感动。 

    救治南昌起义军300多名伤病员

      位于长汀县城东门街东后巷58号的福音医院旧址,是一座带有西式风格的院落,在周围的民房中十分突出。它依山麓的缓坡而建,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错落有致,别具风格。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李艳斌告诉导报记者,福音医院创办于1904年,是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教会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妇产科、皮肤科等,既有门诊也有住院部,医院有铁架病床30余张,医生护士20余人,当年医疗技术和设施设备在闽西首屈一指。

      1925年,在“五卅”运动的反帝怒潮冲击下,英国院长和医生、护士惊慌逃走。于是,全院推举傅连暲为院长。傅连暲遂将“亚盛顿医馆”改为“福音医院”。

      1927年9月,周恩来率南昌起义军到达长汀,起义军有300多名伤病员。傅连暲闻讯后,立即发动长汀城所有医护人员紧急义务救治起义军的伤病员,并以博爱和人道的名誉为伤病员募捐生活费。

      起义军营长陈赓同志左腿两处中弹,为了保住伤腿,傅连暲大胆采用保守疗法,每天用进口的“由素”替他消毒,用夹板固定伤腿,为了增强抵抗力,傅连暲还将自己喝的鲜牛奶给陈赓喝,同时增加三餐营养。经过细心的医治,终于保住了陈赓的伤腿,避免了截肢。

      在起义军离开长汀时,傅连暲还不顾个人安危,把部分重伤病员留下治疗,并千方百计保护他们,直到痊愈重新走上革命征途。因为医术高明,救治过许多红军伤员,加上长期负责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他被誉为“红色华佗”。

    “苏区第一模范”创立“中央红色医院”

      导报记者在福音医院旧址内还看到,墙壁上有“勿乱吐痰,耐心调养”八个字,这是当年医院院长傅连暲题写的。

      据红色讲解员介绍,1931年9月后,汀州已成为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许多中央和地方领导曾在福音医院接受治疗。1932年,傅连暲遵照毛泽东为革命战争培养医务人员的指示,先后在福音医院附设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和中央红色医务学校,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还利用教会医院的名义,千方百计为红军解决缺医少药的困难。

      1932年秋,毛泽东在福音医院疗养3个多月,得到傅连暲的精心治疗。离开福音医院前,毛泽东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建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表示同意。第二年初,傅连暲雇了150个挑夫,花了半个月时间把价值2000多银元的药品器械从长汀挑到瑞金叶坪杨岗,正式创立了中央红色医院。因此,福音医院是中央红色医院的前身。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表彰傅连暲是“苏区第一模范”。

      因为和毛主席有过许多次接触,傅连暲的思想也实现了从“治病”到“治国”的一个跨越。他曾经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提到,“是毛主席把我带上了革命道路”。1938年,44岁的傅连暲被正式批准入党,由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