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那些选择走出体制的福建医生们 现在怎么样了?
  • 那些选择走出体制的福建医生们 现在怎么样了?

    时间:2019-03-02 19:44:18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3月1日讯 据福建卫生报报道,近日,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申报高级技术职称综合评审和面试已结束。上海一大批体制外医生晋升高级职称。这也表明,该地区人才职称晋升之路对社会医疗机构已无障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末我国私立医疗目前总体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疗数量……

    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的出台,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出体制。然而,跨出体制后的医生们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有成功喜悦,也遭受打击、遇到困惑,一步步适应和成长。这些走出体制的“先行者”,现在怎么样了?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又收获了什么?福建卫生报专访了3位不同科室的走出体制的医生。

    不仅做医疗,还要做教育

    林涛

    曾就职于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现任深圳妈咪知道门诊主任

    过年期间,在深圳工作的林涛回到福州,开了一场“为自由而执业”的小型演讲。林涛曾经是福州儿童医院的医生,2018年初走出体制,来到深圳一家儿科诊所,目前主要负责行政工作。

    曾有机构对医院全科医生的问诊过程进行过观察,发现平均问诊时间为231.5秒。其中,146秒用于临床问诊与操作,而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只占8.5秒。而林涛在公立医院时,就花了大量时间给家长们办讲座、办培训班,教妈妈们科学记录孩子的病程发展;自己也写科普;甚至离开体制之后,也常回到家乡,开展婴幼儿急救课程。这些都很好地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为他积累了近千名的“妈妈粉”。甚至在他离开福州去深圳发展后,依然有妈妈在线上咨询他。

    家有一个3岁娃的静静就一直与林涛保持联系。有一次儿子发烧,一位医生开的药涉及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还有中成药,这与平时学习的育儿知识并不一致。于是,她向林涛咨询。而在林涛看来,因为缺乏临床数据,18岁以下的孩子应避免服用中药、中成药。

    “很多医院的医生没时间也好,没动力也罢,并没有主动学习新的知识,这就造成知识观念落后,被很多学习型的妈妈抛弃。”林涛说,越来越多的妈妈不仅主动学习新的儿科护理知识,还总结出具有实操性的方法进行交流。而在这种趋势下,医生们大可以授予规范的护理知识,观察和记录病程的方法。这最终也会“反哺”医生,打通线上与线下:有了科学的记录,在诊疗时,医生们能接收到清晰、规范的描述,这对诊断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诊疗规范,妈妈对这样的医生就更具“黏性”——不是被医院名气吸引,而是被医生个人吸引。可以说,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人品牌建立的过程,也是积累“粉丝”的过程。这一步对想要踏出体制内的医生尤为重要。

    注重就诊体验,主动发现用户需求

    郑瑜谦

    曾就职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现任福建马泷口腔门诊部院长

    郑瑜谦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美国杜兰大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福建医大附属口腔医院,目前为福建马泷口腔门诊部院长。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患者体验”。

    在公立医院,病人是看不完的。一天最多要看30个,一个月至少400人,可是却没有让郑瑜谦获得成就感,“患者体验”也无从谈起。而私立机构是非常注重患者体验的,这体现在严谨的细节中。比如,私立机构出于服务目的,会制定完善的随访体系,规范地监测每一位患者的就诊体验,每一项都有数据化的记录,而这些都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数据化考核的并不仅仅是金钱,而是综合的项目。其中一项叫转化率。只有患者信任你,才能带来更大的客流。郑瑜谦说,一家异地诊所一位医生的转诊量、复诊率特别高,达到90%,即10个人来看病,最终会有9个留下来初诊,这意味着你的初次服务就与患者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实际上,因为初诊建档之类的项目都是免费的,这位医生并没有创造很多的流水,但从价值来说,这位医生是很“值钱”的,这样的“流量明星”对诊所的效益、团队凝聚力是很有帮助的,总部就非常看重这样的人才。

    医生离开“娘家”,与自己在公立医院长期不变的“定价”也有关。在一些私立机构,医生的收益的确会提高,因为收入稳定,医生的专业技术和劳动价值得到体现,就不容易有自己的“算盘”,更容易纯粹地为患者服务。

    但也要承认,市场为医生带来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也有残酷的一面。“一些在公立医院干了大半辈子的医生,不懂得改善服务,思维僵化,最终还是不适应市场。”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一家牙科诊所,一位知名医院出走的主任医师在给病人看牙的器械上有污渍,被病人指出后,医生没有向病人表示歉意,只是擦了擦继续用,被总部暗访的工作人员记录下来。随后,这位医师被直接开除。所以,很多私立机构就从来不招年纪较大的医生。

    不断学习,寻找切实解决病人问题的好方案

    吕夷松

    曾就职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现任博济医生集团福能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今年春节前,吕夷松博士前往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全美综合排名第二,泌尿科全美最佳。吕博士学习的专业方向是女性泌尿外科。

    “无论体制内外,医生都需要不断学习。只不过在体制外,这种学习会更加迫切,因为没有了大平台的支持,个人口碑的树立更要靠真才实学。”吕夷松说,在他所在的博济医生集团,团队给个人制定了学习成长体系,每年都会给医生划拨一定的学习经费。

    “在体制外,我遇到的临床问题很多都是在过去就想解决,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找不到合适的方案。”就像这次访学的起因就来自几位老阿姨,她们刚开始因为尿频、漏尿去大医院就诊,觉得没有效果,自己也放弃了。找到吕夷松时,已经发展到神经质的状态。

    根据针对亚洲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推断,吕夷松估计40岁以上女性下尿路疾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发病率至少为30%,但就医率极低。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病发展初期属于门诊病,不需要手术,但诊断难,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很多医生本身也不重视,导致治疗效果差。

    而这种病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在早期得到缓解,能节约一大笔医疗资源。也就是从那时起,吕夷松思考,建立这种女性疾病的慢病健康管理体系,把这些“无人管”的患者的教育、诊疗做起来。吕夷松这次访学的目的很明确:将国际上领先的切实解决女性下尿路疾病方面问题的整体方案带回福建。

    吕夷松说:“‘出走’必须有强烈的自信和承担失败的勇气。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离开体制,成为‘社会人’。我建议年轻医生出来,可以先找一个靠谱的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技术上。可以说,在体制外靠谱的团队中,年轻医生的成长会更加迅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