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泉州:元宵将至 民间艺人赶制花灯
  • 泉州:元宵将至 民间艺人赶制花灯

    时间:2019-02-16 17:34:1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曹淑贞的二弟曹志猛负责焊接灯架。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元宵佳节将至,为了让传统花灯在节日当天顺利“点亮”,福建省泉州市的民间手工艺人们正忙着制作花灯。

    今年68岁的曹淑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已和花灯打了50多年的交道。她独具匠心地将泉州传统彩扎技艺运用到花灯制作,所制“曹氏彩扎花灯”备受推崇。走进曹淑贞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水门巷的花灯工作室,只见地上、桌上、墙上都摆满了花灯,有金猪闹春,有东西双塔,也有嫦娥奔月……一盏盏栩栩如生,造型各异,夺人眼球。

    “三个月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忙了,尤其是元宵前这几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曹淑贞说。由于她制作的花灯做工精美、造型别致,每年元宵节前,各地订单纷至沓来,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曹淑贞的弟弟、弟媳、妹妹、女儿、女婿……一家老小齐上阵,虽然有些辛苦,倒也其乐融融。

    历史悠久的泉州花灯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2006年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淑贞说,以彩扎工艺为特色的泉州花灯,也叫“竹篾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

    花灯制作从设计造型、制作骨架、装灯到裱糊,工序虽不复杂,但要求艺人制作时极具耐心。据曹淑贞介绍,一盏普通的花灯制作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精品花灯的制作更费时费力。元宵赏灯是泉州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每年曹淑贞和她的家人都要赶制300余盏花灯。

    “今年央视邀请我作为泉州花灯艺人代表赴北京参加元宵晚会的录制,我感到非常荣幸,也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曹淑贞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彩扎花灯这种纯手工工艺,每年也有不少中小学生慕名到她的工作室学做花灯,作为非遗传承人,她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曹淑贞和女儿、外孙一起扎花灯。新华网 王雄 摄

    曹淑贞的三弟曹聪明以泉州名胜东西塔为原型,制作出了精美的“东西塔花灯”。新华网 王雄 摄

    每逢元宵节前,曹淑贞一家老小都会聚在小小的工作室内,分工明确进行赶制。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技艺需要传承。在曹淑贞的花灯工作室内,一名艺人认真教小孩粘贴花边。新华网 王雄 摄

    曹淑贞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水门巷的花灯工作室内,地上、桌上、墙上都摆满了花灯。新华网 王雄 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