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晋江永和:“火龙”巡游 祈福安康
  • 晋江永和:“火龙”巡游 祈福安康

    时间:2019-02-14 17:42:3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火龙”巡游 祈福安康

    昨晚晋江永和山前村“火把节”,5000多人参与;这项民俗已传承300多年

    台海网2月14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老年协会会长蔡东炳点燃火把,从村里的世泉宫出发,引点“圣火盆”后,嘉宾们集体上前,从“圣火盆”引燃厚重的火把,传递给华侨代表……一年一度的晋江永和山前村“火把节”,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昨晚7时许,仪式开始前,村民们就聚集在村道上,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最喜欢这种热闹,大一点的也跟着扛了一支小火把,乐呵呵站在队伍里。当蔡东炳将“圣火盆”点燃时,村民们都激动地喊着。随后,大家依次点燃火把,高举着在环村路上巡游,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从高处看,人们手里的火把,照亮了两三公里长的村路,就像一条一公里多长的火龙,在夜色里游动,尤为壮观。

    附近其他村的村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也加入进来,使得“火龙”队伍更加壮大。

    据悉,在古时候,人们就认为火有驱邪避凶的作用,同时,人们也用火把来祈祷新的一年里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山前村火把节是晋江地区唯一一个保留传统习俗的火把节,同时也是国内少有的汉族火把节。

    村里的老人说,以前火把节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每年的正月初四,在挡境世泉宫里,以卜筊的方式来决定火把节的日子,一般不超过正月。有时候到正月十四、十五才举行,那时候很多学生都返校上学了,火把节也显得没那么热闹了。为此,近年来,通过卜筊的方式将火把节固定在正月初九。时间固定了,筹备起来也更有底了,很多海内外乡贤也因此能安排时间回乡参加活动。

    山前村主任蔡文陈说,“火把节”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了,去年有5000多人来参加,今年人数更多,包括来自中国香港、澳门,以及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华侨。

    2013年6月,永和镇山前村的火把节被列入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技艺,永和镇政府、山前村老人会每年都有固定的资金投入,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火把文化节”活动,并建有“火把节”非遗展示馆,开展“火把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

    □相关新闻

    鲤城区元宵期间

    将整治市容市貌

    东南网2月1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柳小玲)为做好鲤城区2019年元宵赏灯工作,近日,鲤城区城市管理局印发相关工作方案,要求2月17日至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在重点保障“四点(新门街、威远楼、开元盛世、新天城市广场)、三门(临漳门、朝天门、泉山门)、三十二处、二桥(笋江桥、顺济桥)、三街口(新门街、涂门街、东街每段骑楼靠路口两侧)、五路段(中山北路及北门街段、南俊路、九一路段、义全街段、江滨北路段)”人员守点的同时,安排人员巡查其他主要街(路),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整治内容包括:本辖区精品灯、氛围灯分布区域流动摊贩日常巡查、节点守点以及便民摊点(有条件区域)设置管理等,及时组织查纠违规占道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非)机动车载货流动摊贩、带煤气罐明火作业商贩;重点查处辖区内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贩卖、燃放孔明灯、氢气球行为,对流动摊贩出售的孔明灯、氢气球一律给予没收;依法查处主次干道广告牌匾、布幔布条、拱门、占道促销等行为,清理街道两侧移动广告牌的乱摆乱放和骑楼“柱子穿衣”,清洗城市“牛皮癣”,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店面招牌,确保观灯市民人身安全;若发现乞讨人员立即劝离,不听劝离的将会同公安、民政进行强制带离,并协助送至民政部门指定地点;重点整治时间段,加强精品灯及氛围灯区域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调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确保涉及区域内整洁有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