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智造”泉州守正出新
  • “智造”泉州守正出新

    时间:2018-12-25 17:27:53  来源:瞭望  作者:

      走进福建泉州的晋江南岸,“鞋都”陈埭镇车辆络绎不绝。《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刚刚落成的晋江国际鞋纺城灯火辉煌,近2000家商铺正陆续开始营业。不远处,总投资18亿元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主场馆正在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陈埭镇由民营制造业起步,目前拥有94家市值超亿元公司和7000多家法人企业,成品鞋产量占全球总量约16%,涌现了安踏、特步、361°等一批知名国货品牌。

      2017年,陈埭镇工业总产值561.55亿元,其中222家规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产值485.35亿元。昔日更多依靠人口红利的制造业,如今正不断向产业链高端拓展。陈埭之变,恰似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传统制造业发展的缩影。

      既无省会之地位,也无特区之“地利”,泉州市经济总量却连续19年领跑全省,培育了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机械装备等众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今,泉州市正围绕智能制造加快创新转型,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传统出新

      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全天候模拟路况测试、柔性高新材料实验……走进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运动科学实验室,十几间独立的研究中心正有序开展着实验。压力测试仪、足底扫描仪、高速摄影等设备一字排开,只需脱鞋走上几步,感应仪器即可及时还原行走者的脚型特征、足部压力及三维足部模型。

      如果没有到此一游,无法对当前中国鞋的“国际范”有真切体会。除了国内CBA球员以外,来自美国NBA的凯文·加内特等知名球星都曾在这个实验室测量过。“我们还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分设了研发中心,拥有技术专利超过600项。”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近年来,安踏体育不断加快智能化生产和快速反应供应链建设,接连收购斐乐、迪桑特、斯潘迪等国际品牌,连续4年营收增长逾20%。就在不久前,安踏体育联合腾讯等组成投资者财团对欧洲体育用品集团亚玛芬(AmerSports)发起总价达46亿欧元的要约收购计划,成为国际同业关注焦点。

      安踏蜕变,正是泉州制造业转型的生动案例。从改革开放至今,数以万计的泉州民营制造企业先后经历了代工、模仿、自创品牌、上市扩张等不同阶段,上演了一场场传统制造行业的“变形记”。

      为做好一张纸,恒安集团先后引入美国汤姆斯公司、博斯公司、IBM等顾问公司为企业开展管理变革,近年来又启动阿米巴经营管理变革尝试。今年上半年,恒安集团完成营业额超过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实现纯利19.47亿元。

      为做好一份绿色食品,盼盼食品集团建立了业内领先的产、供、销一体化信息系统,所有产品质量检测异常情况可由系统自动判断等级,并在第一时间送达负责人。董事长蔡金垵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随时查看全国16个生产基地、1500台套生产线的生产数据。

      为做好一款卫浴产品,九牧厨卫与多位欧洲设计师合作,推出了抛物线极简风格的龙头、带有智能灯光与蓝牙音箱的花洒、模块化设计及可自动调节容量的“魔幻水槽”,并接连斩获德国IF设计奖、红点奖。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卫浴产品,更要打造‘智慧卫浴健康诊所’。”九牧厨卫董事长林孝发告诉本刊记者,公司未来将在卫浴产品中加入健康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让家居用品也能实现对人体血糖、血脂、肠胃功能等指标的监测分析和健康管理。

      “我们当前战略着眼点是品牌的文化提升。”做了几十年服装,利郎集团行政总裁王良星认为,服装品牌必须把艺术创意、历史、文化的内涵注入到产品里去,把服装当做艺术品来做。

      利郎集团投资10亿元在泉州建设起了国内首家集文化、设计、研发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将建成涵盖时尚发布会场馆、展厅工厂、设计师创意工作室、利郎博物馆以及配套建筑的创意基地。王良星说,创意园还将邀请国内外的独立设计师入驻,这一园区将不仅是利郎的创意基地,更是泉州传统服装行业的交流平台与创新之源。

      制造求智

      “作为制造基地,泉州并没有特别的先天资源和区位优势。”泉州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春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告别过去数十年的低成本红利之后,地级市“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新一轮竞争中愈加凸显。泉州党政部门和企业界深刻认识到,“智造强市”是泉州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2016年12月,泉州正式获批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上2013年启动的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项目,泉州开始了“智造”转型的突围精进。

      中科院、哈工大、华中科大、国防科大……近年来,泉州累计引进36所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来泉设立新型研究机构,集聚行业高层次人才与本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同时,南安滨江装备基地、丰泽北峰“数控一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示范园区、石狮智能产业园、安溪2025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陆续落地推进。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一个周末来到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尽管研究所新址尚在建设,但各课题组已经在泉州轻工学院设立了临时实验室,“这里的项目团队都是行业研究的‘国家队’,基本可以覆盖泉州制造业升级的最新需求。”留法博士、智能测控技术及系统实验室负责人韩军说。

      电机驱动、机器人控制、物联网通讯、人工智能……近年来,该研究所陆续从国内外知名院校引入上百名科研骨干,围绕多个热门技术领域与本地企业共同研发,为不少企业解决了实际的技术难题。

      “我们聚集了高端行业技能人才近千人,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了超过300项数控和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产品,申报专利超过3000项。”王春阳说,过去5年内,泉州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达到2867亿元,年均增长21%,已有117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行业内成立,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在技术驱动下实现升级换代。

      以创新为驱动,围绕“制造2025”全产业链开展的一系列升级行动在泉州各个地方接连开花结果。

      在传统服装商贸基地石狮市,产业升级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去年,石狮接连引进27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31亿元,签约项目数量位居泉州市首位。与当地科技部门和海洋渔业产业合作,起源于小渔村的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于北斗卫星技术开展应用创新,并在上海、南京和泉州设立研发中心,产品远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地区。

      位于主城区的丰泽区,正“优二进三”大力提升服务业。在东海工业园附近,不到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3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全年交易超亿元的行业龙头超过5家。“我们2014年才进入鞋服这个老行当,去年销售额已经接近6000万元。”一马商贸董事长冯志华信心满满地说,面对传统制造业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压力,许多年轻创业者选择从网络渠道切入,克服了传统业态资金需求高、渠道建设难等门槛限制,为制造业转型和出口提升找到了新通道。

      在以传统农、工产业为主的洛江区,立足“后发赶超”推进新兴产业布局和突围。2017年,由洛江区政府组织的专业团队瞄准智能装备产业开展全国路演推介,一年内便对接超过11亿元投资计划。为支持西人马联合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洛江区统筹协调将专科学校闲置校园腾出作为高端芯片园区,吸引西人马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先进传感器及MEMS(微机电系统)研发、制造基地与检测平台。

      西人马公司董事长聂泳忠说,未来MEMS技术将与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化学、医疗、自动控制、消费电子等各类应用领域进一步结合。为抢占发展先机,公司将致力于在泉州打造国内最前沿的MEMS器件加工平台和最先进的微纳米器件检测中心之一。

      近年来,泉州市先后为17个重点行业发布《转型升级路线图》,各行业每年投入近1000亿元,共有20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化、智能化改造,规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累计提升10%以上、减少劳动用工30%以上,传统产业的人才与技术“短板”正在加快补齐。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告诉本刊记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泉州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为抓手,不断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高效率、高质量、高价值制造,为泉州“智造”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未来谋进

      经历了过往几年的波动起伏,2017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48亿元,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7.6%,实体企业业绩持续回暖。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全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84.95亿元,以9.1%的增速居全省首位。

      打赢了一场企稳回升的“苦仗”之后,泉州人不敢丝毫懈怠满足,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下一步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力的方向。面对新常态下的区域竞争之势,康涛表示,泉州将力争到2020年,形成传统产业、重化工业、高新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新格局——工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GDP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民生产品制造基地、石化产业基地、高端半导体产业基地。

      紧跟着前沿科技需求,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编写教材、建设研究院加快自主技术沉淀,已经迅速成长为数控机床行业的民企龙头。公司董事长苏亚帅在研发中心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展示说,目前公司已研发出多款超声波加工中心设备,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氧化锆陶瓷产品加工,同时突破了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蓝宝石、液态金属、钨合金等新型材料的复杂加工工艺。“其中,氧化锆陶瓷作为5G时代智能硬件外壳,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嘉泰数控正致力于成为“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苏亚帅说,如今公司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端数控装备,还可以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智能在线检测、云平台及云制造等方面提供整体技术输出。“目前我们正与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开展合作,将为更多的工厂建设提供智能化支持。”

      现代服务业占比不高、高新产业发展短板不少、产业集群和龙头项目带动不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泉州正加快布局高新半导体、科技新材料和高端石化产品的研发和制造项目,形成新旧互动、多点开花的全新产业体系。

      在南安市,三安高端半导体项目投资逾330亿元致力于打造“泉州芯谷”,将涵盖高端氮化镓LED、高端砷化镓LED、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等七大产业集群。

      在安溪,规划面积15000亩的湖头光电产业园拟投资500亿元,汇聚了晶安光电、信达光电、天光光电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打造光电产业集群。以天光光电项目为例,项目聚焦大功率LED封装产品研发,已成为光电产业链中游封装领域的全球龙头,是飞利浦、欧司朗等跨国巨头的供货商。

      在晋江,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福建、泉州、晋江三级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落地,由基金投资的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项目引入台湾联电和国际化团队开展技术合作,旨在为泉州产业转型寻求新突破。

      在湄洲湾南岸,联合石化、中化泉州两大项目为泉州带来了中化集团、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福建炼化等石化行业巨头的投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过去一年,联合石化项目的乙烯产量突破120万吨大关,创下福建省乙烯产量历史新高;同时,由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深加工领域带来的产业利好不断释放,200万吨/年劣质重油深加工制取烯烃芳烃项目、中仑塑业膜用尼龙切片项目、天骄化学材料生产项目等相继落地,成为了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泉州市市长王永礼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曾创造了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辉煌。如今,泉州正持续践行“晋江经验”,不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塑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通过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不断集聚“智造强市”的全新动能。(刘亢 项开来 黄鹏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