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住房变迁见证福州人的幸福生活
  • 住房变迁见证福州人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8-11-10 17:43:5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福州金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高楼林立。

    台海网11月10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改革开放40年,福州许多连成片的木板房,变成了密集的楼房,许多人经历了从福利分房,到个人购房的转变。福州城镇住房市场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纸糊之城”到现代宜居之城

    过去,福州被称为“纸糊的城市”,因为许多房子是木头建成的。这是许多“老福州”的集体记忆。

    昨日,在闽江公园散步的王阿弟老人向记者回忆说:“从前,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台江中亭街附近的木板房里,只有13平方米,用蜂窝煤炉子。为了安全,各家都把炉子放在公共过道,于是,一家炒菜,各家飘香。”老人说,那时候,解决住房问题主要是“等国家建、靠组织分、向单位要”。

    市房管局相关人士介绍,1978年后,国家进行了多次房改试验,几经反复。1996年,《福建省省城出售公有住房实施细则》出台,公有住房开始有偿出售给个人。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开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结束了福利分房制度。同年底,福建所有市县基本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并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王阿弟说:“房改后,我买下了单位的公房。我现在住在儿子购买的永兴郦江小区一套三室二厅的房子里,条件比从前好多了。”

    千亿住房公积金助市民圆住房梦

    1996年,福州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这成了点燃福州人购房热情的又一助燃剂。

    记者从福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20多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职工,用实际行动支持住房公积金制度。截至2017年末,该中心累计缴存公积金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总额达1019.37亿元。到2017年底,福州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公积金邀存比例,超过了全市总量的77%,非公企业职工逐步成为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生力军。目前,全市公积金实际缴存职工人数累计已近90万人。仅2017年一年,福州住房公积金就发放了个人住房贷款1.37万笔,帮许多人实现了住房梦。

    托底低收入家庭的安居梦

    2008年,福州连续出台《福州市经济租赁房管理暂行办法》《福州市限价房销售管理办法》《福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2012年,福州市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对困难家庭住房的保障。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与使用管理制度,2014年,福州市又将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租赁房并轨运行,沿续至今。

    2018年1月,福州西园丽景、迎霞新城、胪雷新城、螺洲新城四处保障房项目、近7000套公租房,配租给了福州低收入家庭。西园丽景居民刘美玲说:“现在,每月只要200多元房租,家庭经济压力减轻不少。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我和家人感觉很幸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