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骑聚红土地,宁化探路“体育+”
  • 骑聚红土地,宁化探路“体育+”

    时间:2018-09-18 17:48:5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2018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宁化站 福建日报通讯员 伊世海 摄

    台海网9月1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16日,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宁化站的比赛落下帷幕。

    本次比赛是该公开赛的第五站,包括国内知名车队车手、各省市顶尖业余山地自行车选手及山地自行车爱好者近千人报名参赛。

    赛道里,上演的是车轮下的“速度与激情”;赛道外,则是宁化县以赛兴城、以赛促产的“探索与实践”。

    以赛兴城

    据悉,今年是“客家祖地”宁化连续第三年举办以“骑聚红土地,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全国性自行车赛事,以往的“路隘林深苔滑”已经成为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宁化县文体局局长林忠认为,自行车赛既契合了旅游资源,又融合了文化底蕴,“每年的比赛都能吸引上千名运动员参与,甚至还有不少专业选手”。

    从最初的骑游大会到现在的专业山地自行车赛事,从最初的周边地市选手参与到现在的全国选手踊跃报名,宁化县尝到了举办自行车赛事的甜头。

    林忠表示,今年把赛事进行升级,引进更加专业的比赛也是一种探索和尝试,“看看把赛事办到一定的高度,能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群来到宁化,进一步推广宁化的旅游和文化资源”。

    对宁化而言,自行车赛更像是一个独具魅力而又功能多元的载体,通过这个独特的载体能更生动、更鲜活地传递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人文底蕴、发展成就。

    以一年一度的自行车赛为龙头,宁化县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形成了以各类特色体育赛事为载体、以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为依托的体育发展新模式。林忠说,全县今年举办各类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不少于150场次。

    向下生根,自行车赛带动的是宁化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向上发芽,以自行车赛为龙头的赛事活动不断升温则为宁化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数据显示,宁化县去年旅游人数比往年增加了30%,其中,赛事活动的推动功不可没。

    2018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宁化站 福建日报通讯员 伊世海 摄

    以赛促产

    作为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宁化并不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体育产业,又该如何打通“体育+”的经络?

    “在山区县发展体育产业,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没有体育器械的生产商,也不存在大量的群体体育消费。因此,将区域发展特色与体育赛事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小镇,也将为宁化体育产业发展贴上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独特性。”林忠说,发展体育产业,宁化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

    蛟湖小镇毗邻天鹅洞景区和蛟龙溪漂流景区,规划面积2000多亩,是宁化县一个新兴的旅游体育休闲观光综合项目。

    去年2月,蛟湖小镇投入建设,如今已建成的CS野战基地、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纪念馆、自行车骑行、农耕体验区等体验休闲项目。

    从“吃住行”到“游购娱”,再到“运健学”,蛟湖小镇总经理连新福认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来看,消费结构需要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休闲产业特别是体验经济,是今后突破的方向。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接待参与休闲体育项目人数4万人次以上,同时还能吸纳就业100人以上。”连新福表示,未来蛟湖小镇还将陆续建成水上拓展、越野骑行山路及登山攀岩、户外研学基地、太极休闲养身广场等项目,努力打造宁化及周边地区最大的新型体育休闲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人口基数庞大外,更为优良的自然环境、可用土地数量等都是县域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优势,未来,区域体育产业升级的需求仍将不断放大,县域体育产业必然在其中扮演不可忽视的角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