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泉州4支水上救援队去年来在主要水域救起超160名溺水者
  • 泉州4支水上救援队去年来在主要水域救起超160名溺水者

    时间:2018-07-31 19:56:2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7月30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三伏天酷暑难耐,清凉的海边、水库及游泳池成为市民钟爱的避暑场所。但近期外地频现的溺水事件也引发了市民对防溺水安全的关注。

    ­  记者昨日从全市4个水上救援队了解到,从去年至今的一年半里,泉州市区笋江桥、顺济桥一带,晋江、石狮、台商区主要海域的溺水人数超过160人,其中未成年人近50人。减少溺水事故,应防患于未然。

    泉州市区笋江桥下,水流湍急,孩子到河边危险区域游泳,河底的石头很滑,容易发生事故,孩子家长都要增强安全意识。 (王柏峰 摄)

    ­  数据

    ­  一年半里全市救起溺水者超160人

    ­  晋江市围头海上义务救生队队长吴聪敏介绍,从去年至今,他们救生队遇到溺水较为严重的就有40多起,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占60%。

    ­  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秘书长林芬瑜介绍,作为救援志愿组织,他们的志愿者分布于石狮黄金海岸、红塔湾,惠安崇武,晋江衙口、晋江紫帽水库等五处水域,从去年中心成立至今,他们已救起73人,未成年人近10人。

    ­  泉州市水上救护队队长张国平说,去年以来,队员救援了30多人,未成年人占了1/3,其中笋江桥下是溺水高发区。

    ­  台商投资区海上见义勇为工作室张队长表示,去年至今他们救回16名溺水者,其中有4名未成年人。

    ­  分析

    ­  溺水者多不识水情

    ­  盲目下水引危险

    ­  去年7月19日,在台商区海域,一位母亲带着自己11岁女儿和9岁儿子下海玩水。一开始3人都有救生圈,但他们只顾着玩水,却没意识到早已被海浪带出海岸。等母亲发现时,一时惊慌失措,救生圈也掉了,两个孩子吓得号啕大哭。海上救援队发现后及时下水救援,多名队员配合,把他们3人救回来。

    ­  “有的游客在海边只顾玩水,没有注意潜在的危险。”张世天介绍,不同海域,水文情况各不相同。在他们救援的游客中,多是连基本的潮汐规律都不清楚就下水的,在台商区海域的溺水者中,这类占了70%。

    ­  “一些游客不会游泳,就坐在救生圈的中间,这种错误使用救生设备的行为也极易造成仰翻,从而导致溺水。”吴聪敏表示。

    ­  林芬瑜介绍,红塔湾和龙湖衙口海域有时会有离岸流出现,此前就曾遇到过游客身处其中,被海浪带离海岸很远游不回来的紧急情况。

    ­  提醒

    ­  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  最好携带救生设备

    ­  四个救援组织负责人都表示,虽然长期以来都有在危险海域和江河处设置相关的警示牌,救援队员也会不定时巡逻,但还是有不少游客不看相关提醒就盲目下水。

    ­  张世天建议,到自己不熟悉的海域游泳,尤其是要带着孩子下水的,最好关注相关警示标志,询问救援人员,了解一定的水文情况。

    ­  防溺水应预防为先。张世天提醒,市民下水可携带救生圈,会游泳的也最好携带浮力球等救生设备。一旦出现手脚抽筋、遭遇危险水域游不回来等紧急情况,还能保证不让自己沉入水中,给救援增加机会。

    ­  张国平表示,笋江桥一带水域有暗流和旋涡,不熟悉就下水很危险。7月22日,一名10岁男孩因不通水性,在笋江桥下溺水,险发生意外。

    ­  吴聪敏也建议,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私自到溪边、河边、海边、水库等水域附近玩耍,也不要带孩子去不熟悉的海域游泳,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如遇到紧急情况也能为救援增加机会。(记者许奕梅王盼琛实习生吴艳梅)

    原标题:2017年以来,全市4支水上救援队在主要水域救起溺水者超160人,其中未成年人约1/3——救起近50名孩子 他们的荣耀与担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