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南安市康美镇:共享农庄带旺乡村人气
  • 南安市康美镇:共享农庄带旺乡村人气

    时间:2018-07-28 18:37:1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7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30多座古厝无人居住,溪流成了垃圾堆放地,还有许多农田抛荒……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凉气象,如今实现大变样:古厝成了民宿画廊,溪流洁净流水潺潺,农田被游客、企业“认养”,农民既能拿租金还能领工资。

      巨变源自福铁村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萌生了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乡村经济的想法。最后,牵手规划专家、南安市妇联、大学巾帼创业基地,借人借智,探索出共享农庄模式。

      古厝无人住垃圾随处见

      步入福铁村,一条蜿蜒的溪流穿村而过,清澈的水面倒映着两岸连荫的绿树,村道干净整洁。一座座闽南大厝,门口都有一隅菜地生机勃勃,旁边插着“认养牌”,上面写着认养人的信息。古厝内,左右两边和后方的房间,既有客房,也有画家、书法家工作室以及书房。记者注意到,村里还有共享农场、共享厨房、亲子活动馆、研学旅行大讲堂、艺术创馆、樱花休闲漫道、荷塘湾、钓鱼场和农家乐饭庄等。

      “两年前的福铁村,可不是这样。当时,古厝无人居住,垃圾随地可见,还有许多农田抛荒。”福铁村党总支书记林凤翔说,30多幢老宅子长年无人居住,容易受虫蚁侵蚀。

      2016年为改变村容村貌,福铁村请来清华大学的一位博士对村落进行规划。同时,村委、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赴安溪、南安向阳以及漳州、厦门等地参观学习,研究别人怎么做。

      最终,经过多方探讨和研究,村委决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结合热门的共享模式,建设“福铁山庄”共享农庄,将农产品等农村元素共享出去。

     借力又借智 老宅焕新机

      “村委出面租下古厝,既保护好宅子,又赋予它新的功能。土地和房屋我们可以通过租赁流转出来,公共设施维护和群众工作我们可以做,但论建设和经营,我们得借智借力。”林凤翔说,村里随后就建设和经营两个方面寻求合作。

      建设上,村里请来专业的乡建团队,改造闽南古大厝,变成民宿、艺术馆、工作室、大讲堂。同时,对流经村里的1.2公里长的小流域进行整治,实现环境美、人文美。

      运营推广上,经南安市妇联牵线,福铁村与省级巾帼众创空间示范基地——闽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筑梦空间”签约合作,约定由村委会负责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及公共设施维护事项。创业团队5位指导老师带领10位学生组成创业娘子军,负责招商引资、日常运营和对外推广等。

      “我们将流转出来的土地按每块30平方米、40平方米不等重新分块,让城里人花钱来认养。每块地由经验丰富的农民代为种植,可以供应城市一个小家庭一年60%的蔬菜。”闽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带头人谢艳招说,城里人花钱认养后,福铁山庄还提供民宿,开展亲子活动,让认养人有空的时候,来采摘、种植,体验亲子活动。这样的共享模式,在为村民增收的同时,还能带旺了乡村人气。

      年近70岁的村民林厥岁受雇于农场。“以前也种一些菜,但收入不稳定,现在除去地租外,每个月还有2000元工资,真的是太好了。”林厥岁说。

      现今,福铁山庄已经流转了10多亩抛荒土地、租赁修缮4幢老宅,让这些闲置的土地、农房变成致富增值的资产,也通过雇佣部分村民,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共享引人来 共助乡村旺

      目前,福铁山庄共享模式已经吸引了近10家企业、20多个城市家庭在这里认筹“共享农场”,福铁村成为企业的员工活动基地、家庭的亲子体验场所,成为城里人的乡愁寄托之所。

      “福铁山庄的民宿和共享农场一期已完善,村中心区域有6座古厝正在修缮中,未来将被赋予餐厅、文化展示区和艺术馆等功能。”林凤翔指着福铁山庄大门口挂的创新创业基地、实践实训基地、妇女之家等各种牌匾说,福铁山庄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接下来,福铁山庄的规模还将进一步延伸到附近的观音亭水库和铁尖寨山,未来还会修一条4.5公里长的环村道,将各个景点串起来,让山庄能吸引更多人,助力乡村振兴。

      “福铁山庄不是由单纯的几幢房、几块地构成,而是涉及整个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林凤翔说,“我们相信,乡村的生活方式、田园风光、新鲜空气,会被很多人所渴望,有很大的市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