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沈惠文:移古人神韵 成自家气象
  • 沈惠文:移古人神韵 成自家气象

    时间:2018-06-12 16:20:0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创作中的沈惠文

      沈惠文作品

    台海网6月1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记者跟随沈惠文走进他位于漳州画院的办公室:堆成小山一样高的名家书籍,近两米高的书画作品,一地墨迹未干的宣纸……画室里,物件随性摆放,就如同沈惠文的书画,看似意外,实则自成气象。

      挥毫几十载,沈惠文不忘初心,在致力探索古书之余,立足福建文化与生态,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先后撰写了12件涉及民生文化等方面的提案。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福建文化基础建设、文艺精品工程、海丝申报世遗、土楼开发利用等,出谋划策。

      嗜书如命钝笔成筐

      “家乡书画之风盛行,逢年过节写春联、宣传标语等,都能看到优秀的书法作品。”1970年,沈惠文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诏安县。他从六岁开始学习书画。“在诏安,我从小参加老一辈书法家的诗会、书会,以及书画展,当时就有意识地去临摹、学习。”据沈惠文介绍,初入书法门庭时,他由晚明诸家入手。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他即以一手地道的王铎书风名动书坛,而后又博涉傅山、徐渭、祝枝山诸家。

      “作为一个书画家,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刻苦用功,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要认真临习大师和先辈的书画作品,做到学而不厌,思想才能进入创作的领域,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沈惠文好学多师,按他的话说,参考不同风格,造就了他如今包容万象的格局。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他毅然舍流溯源,以汉末大草之祖张芝为跳板,展开了塑造自我的新征途。“记得我参加全国第二届正书展那会儿,苦练了很久,偶然用一支朋友家的旧笔,写了几笔魏晋小楷、明清小楷相结合又带有魏碑风格的楷书,却意外地获得最高奖。”沈惠文回忆往事并作阶段小结:这看似“偶然所得”,其实未有厚积,怎得薄发?

      正因这种厚积薄发,多年来,沈惠文的书画作品屡屡获得全国书画大奖——

      蝉联全国第十二、十三届文化部群星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中国文联99中国百杰书画家称号、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全国百家精品展精品奖、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等重量级奖项;继而被评为首届全国收藏家喜爱的中青年书画家、中国艺术市场2005—2006年度全国最具增值潜质的百名书画家。诸多成就,不一而足。

      砚边臆想最自在

      采访时,沈惠文翻开了个人作品集《东方大写·底色中国》,按照中国书法史顺序与记者梳理一遍。从书法的源头甲骨文开始,到春秋战国秦简汉简再到行书、隶书、楷书。沈惠文常自嘲是个“杂学家”,但从其诗书画印的造诣来看,他所谓的“杂学”亦是“博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发展和延伸空间的,只要让思想的火花进行碰撞,包容所有的艺术形式、理念,那么就总会有新的领域被开拓,就有人会在原有积淀上,登上巨人的肩膀。”沈惠文认为,看待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有的人虽然创新不寻章法,有的人‘草书’被当成是‘丑书’,但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开拓了新的笔墨构成”。

      沈惠文的笔墨中融入了当代的风格,但他依然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据他介绍,他注重温故知新,在学习、感悟和顿悟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最终实现较大的转变。

      “书法追求‘道法自然、书到自然’,因此要将书法内的情、趣、意、韵都表达出来。”沈惠文说,字大字小,节奏变化顺应笔法和风格的变化而变化,他称此为“自得”,换句话说就是体现自己的心得。

      在沈惠文的笔墨构成里,意境和空间感更加立体,他笑称,“书法的2.5维空间”。

      沈惠文列举了清朝金石派书法。“每个字都化在其中,书画艺术层面上更突出了。不是为了写字而写字,而是营造意境、空间感。原本是一维二维,现在多了2.5维的空间来判断书法。”沈惠文说,这是传统书法里的另一个立面,讲究金石的味道。

      沈惠文认为,不管是摄影,还是书画,形式总是摆在主要位置,人们总是先看形式再看内涵。这种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形式,是他乐于研究的方向之一。他说:“研究新的书法风格,比照本宣科更有滋味;可作书看,可当戏品。照本宣科终究只是原地踏步;对古代文化气息的继承,其实越是古老,越是出新。”

      对自己尝试的新风格,沈惠文如数家珍,近期他又在研究如何让小的线条要像甲骨文一样铿锵,大的线条要像汉隶一样浑厚。

      “风格不是外形,是精神理念。培养书法家不能放弃研读古书,找灵感的过程比你培训要重要。所谓功夫在字外,光培训是做不到的。”沈惠文总结了他的杂学加博学,必将经历百万卷书。

      致力“闽派”文化传承

      沈惠文不仅是个书法家,还热衷参与社会活动。

      他认为,闽派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闽派文化,事实上也是强调民族文化:“致力闽派文化传承保护,是我们闽南艺术家的职责。”

      为传承保护闽派文化,沈惠文结合自己本职工作,立足福建文化与生态,在做好书画的策展、创作研究的同时,组织了多场有全国影响力的书法交流活动,还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今年1月,沈惠文提出关于“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历代书画名家精品晋京大展的建议:“抢救整理、理论研究和弘扬推广闽派历代书画大家的艺术思想、艺术品质成为极具价值的文化工程。”

      在提升推广闽派文化上,沈惠文是尽心尽力的。多年来,他沉浸在如何提升闽派文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当中。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以宏阔的视野,全面调动各方学术力量,对闽籍书画名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形成史料权威、文本科学的大课题性“文化成果”,并将其高清化、数字化,方便外界对闽派文化进行了解。

      “特别是闽派中‘海洋’的个性,包括其‘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性的交流与碰撞等等,都是可以挖掘的极具时代特征的文化特质。”沈惠文一聊到闽派文化,就关不住话匣子。一直到现在,沈惠文在写字画画之余,仍旧会思考。在十二届政协会议上,他还建议举办“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历代书画精品晋京大展,并且给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划。

      沈惠文用自己对艺术的信仰,走出了半辈子,并且还将持续下去——写字,画画,研究,这可能是沈惠文人生最重要的事了。一辈子只做了那么一点事,一辈子没有停止。

      采访感言>>>

      向传统寻灵感

      □本报见习记者杨凌怡

      纵观我国汉字演变史,汉字在不断地从图画向线条进行更迭变化。在沈惠文的笔下,汉字结构形态则由线性向图画性回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是“尝试进行多样化的创造,让作品展现一种活态,从‘见悟’到‘顿悟’,把字写古化的同时,也把字写活”。

      对于汉字结构的融合使沈惠文的作品跳脱了传统中规整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在字形、字体上做文章,通过泼墨晕墨等绘画手法,为作品增添了许多水墨画的色彩。“书”和“画”这两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他笔下进行交融。就此而言,记者认为沈惠文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其作品不仅跟绘画结合,更与篆刻结合、与诗结合、与当代艺术结合,形成独特风格。

      事实上,传统艺术需要通过不停革陈出新,在融合中寻求新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从而历久弥新。沈惠文的尝试是可贵的,也期待有更多的艺术家努力尝试在继承中创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