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莆田:千年古港“起锚” 湾区文脉扬帆
  • 莆田:千年古港“起锚” 湾区文脉扬帆

    时间:2018-06-07 16:37:0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吉了港遗址全景林胜奕摄

      台海网6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莆田不仅是海上女神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丝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唐宋以来,莆田拥有白湖港、宁海港、贤良港、吉了港(今称东吴港)等多个知名港口,海上贸易兴盛,对外往来频繁。

      其中,湄洲湾畔的山亭镇贤良港是著名的天后祖祠所在地,是莆田商旅、莆田文化与海丝文化融合的重要见证者;位于东埔镇的吉了港在历史上曾是莆田最大的港口之一。从空中俯瞰,忠门半岛神似一支“船锚”泊在湄洲湾畔,这两座千年古港犹如这支船锚东西两侧的锚臂,钩沉湾区的古港文化,而今看北岸经济开发区借天时地利崛起海滨新城大港梦。

      文化名村沧桑古村贤良港

      明弘治《兴化府志户纪·山川考》贤良港条:“在莆禧千户所前。有山如象形,横亘港上,居民数百家,俗呼为黄螺港云。”这个黄螺港,即今属莆田山亭镇的港里村。

      象山呵护着水深数十丈,面积约三千多亩的港坛里,是天然的避风港澳。2004年,港里上港村民黄文喜曾在港坛里挖沙时挖出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餐具碎片,经专家考证系旧时舟船在港里避风时船工遗弃的餐具。

      天后祖祠东边山麓,有一座阿育王经幢塔造型的石航标塔,为宋刻佛教石塔。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秘书长林自东告诉记者:“贤良港自古拥有得天独厚的数百米石砌码头和港坛里避风港,船只从文甲港进来,需看航标塔以定位。”

      泊船兴港,受妈祖传说的影响,这个古港在宋代时就已闻名遐迩,是一个繁华的商埠,北上南下的船只多在这里转泊补给。林自东介绍,贤良港作为古时湄洲湾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在宋代就是一个茶叶和红糖的贸易港口,当时兴化盛产的蔗糖、荔枝、茶叶、瓷器等物品,也从贤良港等港口运往北方和海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码头之一。每每台风季一到,平海、湄洲、文甲、莆禧、乌垞、山柄及周围村庄或经过湄洲湾的境外航船都要到贤良港避风。台风过后,数百艘航船在贤良港内扬起风帆,蔚为壮观。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港里村的“老物件”俯仰皆是。从天后祖祠往古码头遗址沿路上,有宋时石梯、古井,古民居等,码头东侧有座灵慈东宫,宫内祀妈祖。宫前至今依然保存着一对宋代青石瓜楞形莲础石柱。往宫后东北角走数米,有一口宋代凿的八卦井,井栏由四块古钱状石块围成,每块井栏石都雕刻着八卦符号,虽受千年风雨侵蚀风化斑驳,但八卦符号仍依稀可辨。村里的人说,当年出海的大船都在此井补给淡水,即便是数十艘大船汲水都不会干涸。

      “贤良港古码头全长约600米,一直是大陆通湄洲岛的唯一渡口,直到1974年忠湄轮渡建成文甲码头,码头逐渐失去集散作用,几十年来,出海的也少了,如今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务工,村里不复热闹。”林自东说。

      斗转星移,当年600多米长的古码头如今已难觅踪迹,只剩下60多米长的旧址遗迹。码头入水处除了一块1997年刻的“贤良港慈灵西宫码头”石碑外,已找不到当年“渔梁浮槎争渡”的迹象,岸边民房林立,林自东说:“码头没有消失,而是随着村居扩建而被填埋了。”如今还可以印证贤良港辉煌时代的,除了那些旧文物,还有矗立在天后祖祠前海中的“三柱香”礁石。

      历史古港通衢大邑吉了港

      在“船锚”的另一侧,湄洲湾畔的东吴港,即吉了港,古称鸡了港、鸡了城,位于湄洲湾中枢,今莆田市东埔镇吉城村南城自然村南宫前。宋代地名“系蓼”,熙宁四年(1071年)创建,名“系蓼城”,时商贸盛行,海船聚泊城下。

      据北岸党工委宣传部文体股负责人陈顺兴介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倭在此设吉了巡检司,重新修建寨城,周150丈,高1.8丈,厚1丈,建垛308个,警埔8个,开城门,建门楼2座。  正统九年(1444),明朝廷迁南日水寨于此,驻扎水师数千人,遂成为莆田明代抗倭主战场。清初沿海截界,居民悉迁徙涵江,港口荒废,复界后易称吉了港,港务渐兴;民国年间,公路运输业兴起,该港货运量减少,只有渔船时有与台湾通航;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东吴港。

      莆田民间至今仍有“一日行吉了,三日讲未了”的说法,意思是一天去吉了城回来,所见所闻三天都说不完,说明吉了城当时的繁华景象。而梳理吉城村文脉,实乃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重镇。

      这里有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年间始建的金鸡庙,庙左是数十米长的吉了寨墙遗迹,庙后有巨石状似金鸡,石色如玉,俗称金鸡玉石,金鸡玉石后面尚存一对旗杆台座,为明代遗迹;第五批莆田市文保单位吉了寨遗址长约115米,宽3米,高3.3米,掩映在荒草菜园中;

      这里有莆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吉江城隍庙,庙内有“吉蓼铺十八胜景”石刻,是研究吉了人文历史的重要史料;

      这里有乾隆年间进士廖瑞宝故居,三进门四厢房结构至今保存完整,御赐“选魁”匾额诉说当年“一村八进士”的辉煌过往……

      现存古码头遗址,长数十米,全是大石条砌成,和吉了寨城墙属同一时期建筑。码头附属东岳庙,前后两进,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近代沿海特色石结构风格,庙前有口方井,井口用四块白玉石合成,上刻“万年庚申年立”,俗称安福井,是古码头船民汲水的重要水源地。

      诸多史料佐证着这座兴化著名的古港口同时也是重要的“海丝”文物点。《仙游县志》记载:“宋击蓼、湄洲之间,为闽市辐辏之所”。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吉了、小屿、莆禧、平海,商贩船只皆集于此(枫亭)。”清初《莆变小乘》亦说以上港口“虽云海滨,不异城居,男享安逸,女多娇养”。明时吉了港已有居民一千余户。

      据《秒岩管斑录》和《奉郡守先生论筑城书》记载,“人烟万三,居民约千家,皆以渔为业”,“商船巨舟”,头尾相连,自秀屿至前运、东沁一带,帆船连接长达3000米,形成商业集镇。“吉城村宫庙多,敬的神也多,甚至还有摩尼教,说明当时在这里各地文化交融程度相当高。”陈顺兴说。

      随着社会变迁,劳动力转移,吉城村的古港口贸易也逐渐消逝在历史中,而新崛起的湄洲湾港口建设却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滨海新城扬帆起航新港城

      古港的船号声已逐渐远去,但是古港的海洋精神永在。由山亭镇、东埔镇、忠门镇三角铸就的“船锚”从湄洲湾起锚,继承文脉,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之船已呈破浪之势。

      作为妈祖信仰的文化之村,港里这个小渔村,能够代代相守,任凭世事变迁,即使是清初截界也没有让它消失,足见妈祖信仰文化的根深蒂固。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以及农历九月初九,港里村的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博爱无疆的女神,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九月初九妈祖海祭日时,周边地区的所有舟船都会前来朝拜妈祖,一时呈现万舟朝拜的壮观场景,数万信众共同观礼,再现海洋文化历史上珍贵的民俗画卷。

      妈祖精神缔造现代传奇,背倚贤良港天后祖祠,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一水之隔,一座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滨海城市——“妈祖城”正在湄洲湾畔崛起,“海中有城、城中有海”城市框架已经形成,成为引领北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毗邻妈祖城,连接妈祖阁,妈祖国际健康城正加快建设步伐。妈祖国际健康城总规划面积约168平方公里,核心区13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东南康养第一镇”,形成“一心、两岛、三区、四中心”的大构架。2017年12月23日,北岸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成功进行重载调试,标志着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具备了全面投产的条件,这将推动北岸港口年吞吐量从千万吨级别向亿吨级别迈进,北岸开发区开启了大港新时代。

      而今的东吴港已是涵盖东吴作业区、罗屿作业区、盘屿作业区和湄洲岛作业点的一个大港,作为我省中部新兴崛起的湄洲湾港五大港区之一,是省重点发展的大宗散货核心港区,成为湄洲湾地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东部,妈祖城、妈祖健康城、北江新城;西部,以东吴临港产业园为核心的临港产业集群构成了湄洲湾北岸开发区的两翼,从城市的港口逐渐向“港口的城市”实现华丽转变。

      从一片滩涂、荒山的海岛,到崛起的全省首座最大的铁矿石码头、吞吐能力将超过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22万吨煤炭船等各类型干散货船均可通航靠泊的大型港口,这是千年古港承载起港口发展的新使命,也是继承湾区文脉发展“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新蝶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