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22年,他们将“土”枇杷打造成了“白富美”
  • 22年,他们将“土”枇杷打造成了“白富美”

    时间:2018-05-31 15:49:3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香妃”成果评审会上,郑少泉(左二红衣者)正在给专家介绍枇杷的情况。

      “香妃”枇杷

      三月白,最早熟枇杷品种之一。3月份成熟,比早钟6号提前15天以上。剥皮易、肉细嫩、清甜回甘、风味佳(TSS13.7%~16.8%,最高27.4%)。单果重63.4g,大者70.1g,最大90g 以上。可食率71.4%~73.1%。

      免套袋优质大果杂交枇杷新品种“阳光70”,4月下旬成熟。丰产性好,果大均匀,商品率高。单果重65.0g~72.7g,可食率70.1%~72.3%,TSS11.1%~3.4%。

      白雪早,枇杷特早熟品种之一。4月上旬成熟,比早钟6号早3天,白肉,剥皮易,肉质细嫩,浓甜回 甘,风味佳(TSS13.9%~14.9%)。单果重61.0g,可食率68.5%~70.7%。

      台海网5月3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五月枇杷黄似橘,春末夏初,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日前,白肉枇杷最晚熟杂交新品种“香妃”枇杷举行了成果评审会。从特早熟系列的“三月白”“白雪早”,晚熟的枇杷品种“新白8号”“贵妃”,加上最晚熟的“香妃”,省农科院果树所已经育成系列优质白肉枇杷新品种,不仅将枇杷产期延伸了一个半月,更优化了产业结构。

      近两个月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已举办7场枇杷新品种成果评审会和现场鉴评会。5月20日,“香妃”作为压轴登场的品种,经现场测产三年平均株产27.6公斤,折合亩产1297.2公斤,平均单果重61.3克,最大果重99.9克,相当于两个鸡蛋的重量,平均可食率71.5%,果实糖度很高,达到16.5%,最高值达到18.6%。

      课题组制定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枇杷品种选育标准,果重超过50克,甜度大于13%,可食率高于70%,选育的品种要同时达到这三个门槛,才能入选。“香妃”同时超过了这三个门槛,专家频频点赞:“果肉细嫩,汁多味甜,‘香妃’枇杷值得推广!”

      瞄准空白,壮大福建枇杷“家族”

      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介绍,自古以来我国是枇杷主产国,福建是枇杷主产区之一。曾经枇杷早熟良种很少,果实多偏小、味酸、质量不高,无法表现“早春第一果”的优势。福建农科院的科研团队抓住“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以提升枇杷果实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键”这一要义,利用福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世界枇杷育种技术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上世纪70年代,在黄金松等老一代育种专家的带领下,福建省农科院建设了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开始枇杷人工有性杂交育种和资源搜集保存和鉴定评价作业,把“早熟”“优质”和“大果”作为枇杷育种的首要目标。目前,他们利用资源培育出枇杷新品种(系)57个,其中23个已在生产上中试示范和推广应用。

      上世纪90年代,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福建农科院成功选育出国内第一个人工有性杂交枇杷品种“早钟6号”。这一品种不仅特早熟、比一般品种早熟15至20天,而且果大味美,深受市场欢迎。至今连续20年保持我国主栽品种地位,全国种植面积56.1万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枇杷新品种。

      “1994年‘早钟6号’出来后,我们就在想要培育出白肉枇杷的早熟品种。”郑少泉说。

      白肉枇杷是我国特有的枇杷种质资源,是枇杷中的极品,其肉质细嫩、清甜、风味浓郁独特,具有“无冕之王”的美誉。但是它也有缺点:果小、可食率低、不耐贮藏和运输,同时市场上缺乏不同成熟期的优质白肉枇杷品种,特别是特早熟、特晚熟的优质大果白肉枇杷品种。

      “目前我国195万亩的枇杷园80%以上都是红肉枇杷。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优质鲜果的消费需求在增长,好吃的白肉枇杷什么时候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呢?”郑少泉一直在思考。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郑少泉团队在科研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选育熟期配套、优质、大果的白肉枇杷新品种,一步步壮大福建枇杷“家族”。

      为防病虫害,保持果实外形好看,枇杷一般都会套袋,人工套袋、解袋约占总成本30%。针对人工成本居高的现实,他们还选育了适于机械化采摘或免套袋的枇杷品种,目前已经有免套袋优质大果杂交枇杷新品种“阳光70”“白早钟14号”和适于机械化采摘的杂交枇杷新品种“冠红1号”。

      为适应乡村休闲观光采摘的需求,他们还研发出新品种,例如多彩叶片和果皮光滑、果味类似于杏的“樱桃枇杷”。

      对于接下来的育种目标,郑少泉已经做出清晰规划,例如培育出不同成熟期的免套袋系列枇杷、更晚成熟的耐寒抗冻品种、适合观光休闲的枇杷品种等。

      科学育种,挖掘优质“基因血统”

      选育出优质枇杷的“秘诀”是什么?

      “基因好,最重要!”郑少泉解释说,“‘父亲’‘母亲’的基因血统优异,后代才能优秀。”

      从1999年开始,郑少泉带领团队成员从福建、浙江、广西等地搜集了22个白肉枇杷资源,开展多年的鉴定评价,并从中挖掘出白肉、优异基因型的新白系列。其中,“贵妃”“新白1号”相继于2010年、2012年通过省级品种认定,“贵妃”于2014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在福建、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推广应用。这两个品种都具备白肉、优质、大果的特性,也都是晚熟品种。但是作为应市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很重要,于是,郑少泉又把白肉枇杷的选育重点放在特早熟和特晚熟方面。

      2004年,他们利用具有早熟基因的“早钟6号”和具有优质、白肉基因的“新白2号”进行第二代杂交育种。经过十多年的反复筛选、观察,2018年,特早熟品种“三月白”“白雪早”相继通过专家评审。

      “‘三月白’在福州的成熟期是3月上旬—4月上旬,比‘早钟6号’早15天;‘白雪早’稍晚,4月上旬成熟,比‘早钟6号’早3天左右。”郑少泉说道。

      至于“香妃”的选育,他们先在“解放钟”品种群中找到大果、晚熟的“母亲”——“金钟”,再从新白系列中找到白肉、优质、晚熟的“父亲”——“贵妃”。

      移植、精心管理、复选优良的新株系,终于培育出性状稳定的、特晚熟的、优质大果白肉的枇杷新品种,起名“香妃”。对于“香妃”的优点,中国工程院农学部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等与会专家认为:“它起码有四个方面是超亲遗传的。一是特别晚熟,在福州5月下旬到6月上旬成熟;二是品质优良,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味甜,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风味方面都超过其亲本‘贵妃’和‘金钟’;三是抗热性强,果实成熟期能耐30℃以上高温,不落果、不日灼;四是果肉抗褐变能力强。”

      “一般去皮的枇杷还没放一会儿就容易变黑,但‘香妃’剥皮两小时后果肉颜色基本不变,适合做成果汁、枇杷罐头。”郑少泉自豪地说道,“‘香妃’成熟期间,在长出新梢的同时果实仍然正常,因此可以保持次年的产量。同时,‘香妃’花期迟,可以有效避过早春低温冻害,可扩大枇杷的经济种植区域。”

      除了在品种选育上做足文章外,团队还研究总结出枇杷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供推广,特别在施肥、土壤改造、矮化修剪、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体系,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多重惊喜。

      助力扶贫,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20余年来,在培育“早钟6号”经验的基础之上,郑少泉和团队成员明白“避开高峰期,拉长销售期,枇杷才能卖出好价钱”,培育不同成熟期的枇杷成为一致的目标。

      如今,不仅红肉枇杷,白肉枇杷在各个阶段成熟期均有“代表作”:每年3月至4月上旬,特早熟系列的“三月白”“白雪早”及“早白香”首先结出饱满的果实;4月中下旬开始,中晚熟系列的“白早钟5号”“白早钟8号”等紧跟其后成熟结果;5月下旬,甚至到6月上旬,特晚熟的白肉枇杷“香妃”仍散发着持久的果香。

      据悉,“新白8号”等白肉枇杷在莆田示范推广种植,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棵果树今年的产地直接收购价是32元/公斤,亩产值超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对于特早熟特晚熟品种的推广种植,郑少泉更加看好。

      “这一系列品种将枇杷产期延伸了一个半月,延长白肉枇杷市场的供应链。新品种的育成优化了我省乃至我国的枇杷品种结构。”福建省农科院的谢华安院士认为,新品种枇杷的不断育种,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更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助力。

      5月10日,在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选育的优质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通过了农业部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鉴评与品种初审。

      1997年,三峡移民期间,福建省政府与重庆市万州区达成对口支援意向,福建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具体承担,经过考察确定将扶持万州区枇杷产业作为对口支援项目。当时的万州,农户零星种植枇杷。郑少泉团队的科研人员将2万多株枇杷良种苗木千里迢迢运往万州,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科技援建工作。他们吃、住在农家,指导果农枇杷种植技术,还带去了枇杷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观念、技术、品种,促进了万州新兴特色枇杷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超亿元。

      经过20年,如今枇杷已成为万州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示范基地遍布万州的熊家、分水、天城、小周、武陵、溪口等6个镇乡,面积5000余亩,适栽品种及生产模式还辐射推广到重庆市云阳县、忠县、涪陵区,乃至湖北省库区。核心示范基地熊家镇蜡烛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枇杷村,村里农民个个懂枇杷种植技术,成为万州的“名片”。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31/content_1110065.htm?div=-1

    原文标题:22年,他们将“土”枇杷打造成了“白富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