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福建陪读家长“英雄气短” 专家建议“学会放手”
  • 福建陪读家长“英雄气短” 专家建议“学会放手”

    时间:2018-05-05 15:15:1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福州军门社区居民在辅导小孩做作业。

    人民网福州5月4日电 (吴隆重)“完成作业,准时收工!”家住福州南门的程先生夫妇辅导孩子完成各科作业,长舒了一口气。孩子上六年级了,夫妇俩齐上阵,已经连续5年陪读,程先生独揽语文、数学辅导,英语和其他科目的辅导由妻子承担,每天晚上10点左右结束。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三番五次强调,学校必须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控制作业总量、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但是长期以来,各地学校和家长一直达成某种“默契”:学校千方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设计,强化课本知识训练;家长则积极陪读协助小孩完成作业,确保跟得上第二天的课程,孩子成长路上始终笼罩着“现代孟母” 的影子。

    陪读“真经”:为孩子未来放弃机会

    学生家庭作业量多的现象由来已久。多年来,福建省各地教育部门都明确出台“减负令”,并配套出台相关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督查办法等与学校和教师“评优评先”挂钩的行政措施,为减负措施加套“紧箍咒”。由于学校和家长认识上的原因,减负政策执行情况并不平衡。

    作业越多,越需要陪读。厦门湖里区的郑依钦从小学一路陪读到中学,以往偶尔让孩子独自完成作业,经常要折腾到半夜。除了单位加班和出差,老郑夫妇基本闭门谢客,婉拒外出应酬。不仅如此,夫妇还需要尽量避免同时出差,丈夫还因此放弃了两次外地挂职的机会。还好,这几年小朋友各科成绩名列班级前茅,今年将参加中考,他们希望小孩考上个理想的寄宿学校,暂别这种“学习型”的家庭生活。

    比较争气的小孩尚且如此,一些接受能力有限的学生回家更需要家长监督。发现孩子做作业存在困难后,家长往往“身不由己”地进行辅导,给孩子造成无形压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尽管如此,多数家长还是热衷于陪读。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在福州西湖附近一所小学任教的黄教师认为,福州的陪读家长应该不低于这比例,越低年级家长陪读越多。

    在黄老师的班级群里,家长咨询互动的大多是陪读时遇到的问题,由于家长普遍参加陪读,每天作业完成情况比较理想,他第二天的课也上得比较轻松。他在群里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还针对性地为家长陪读支招。黄老师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班上多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陪读,早早就摆脱了陪读依赖。

    学生曹正(化名)一家就是受益于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个学期,在机关工作的母亲开始充当陪读角色,根据老师的要求,她每天只要帮小孩念作业题目,答题的事情一律交给孩子自己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陪读,孩子也逐渐熟悉各类题目要求,还养成自主思考、不迷恋手机游戏等好习惯。如今,父母基本放手让小孩自己做作业了,每天下午3点多放学父母还没下班,小朋友就到社区免费提供的“四点钟学校”做作业,父母下班回家,刚好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间”。

    说起轻松陪读的“真经”,小曹的妈妈总结得不能再简单:就是跟小孩学走路一样,需要“扶一程放一程”,不知不觉中小孩的依赖性就无影无踪啦!

    家住泉州钟楼附近的倪先生一家子好像还没取到这种“真经”。为了陪读,他们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工厂、住处、学校“三点一线”,要逛古街也只能安排在假期周末。陪读时,小孩偶尔会出现走神、忘记公式、提笔忘字等“低级错误”,年轻的父母往往按捺不住地大光其火。这几年,小孩成绩中等偏上,小倪夫妇俩看到邻居家长经常在朋友圈炫耀“学霸宝贝”就羡慕的不得了。小孩后年就要念毕业班了,夫妇俩商定,届时一人辞职在家专职陪读,就是错过提薪升职的机会,也要争取小孩考上个好点的中学。

    专家说“减负”: “陪”是为了日后“不陪”

    教育部门推进“素质教育”不遗余力,相关理念也容易理解接受,但多数家长依然重视孩子在学校的上课、考试情况,紧盯未来的中考与高考,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不惜在事业上受到一定损失,也要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早日成才。一边是“减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家长低调陪读积极消化实际上的“增负”,这种脱节现象引起教育专家的密切关注。

    “这是当前基础教育很严重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仁贤表示。他在调研家长陪读现象过程中发现,目前许多学校老师对陪读情况了如指掌,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设计了学生本人当天没法完成的作业,需要家长帮忙完成,导致家长花费在陪读上的时间精力较多。

    通过陪读尽快实现成绩提升,这种心态在许多家长中普遍存在。黄仁贤教授认为,多数陪读家长的这种“负责任”心理值得肯定,虽然陪读会提升卷面成绩,但是这种成绩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陪读效果,相反,过度的陪读造成了学生依赖性严重、独立性不足等消极效果。他发现有些家长“沉下心来”陪读后,孩子的成绩“账单”并没有显著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没有较好地养成。一些学生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形成一种比较模糊的学习状态,老师重视一下或者家长抓紧一下成绩就上去,稍放松成绩就下来,于是家长操心越多小孩依赖也越多,不少陪读进入两难境地:不辅导,小孩作业要做到半夜或更迟;辅导了,就继续依赖,不利于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家长陪读确实是作业太多给惹的,但是如果作业太少或者没作业,已经习惯陪读的家长恐怕要自己千方百计搜罗作业为孩子“充电”了!黄仁贤教授发现,由于缺乏比较科学的方案,学校老师的都是凭着自己的意愿来布置作业,当某一天各门课都需要布置较多的作业时,作业量突然“井喷”上升,做作业就严重挤压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他建议各学校切实提高“减负”意识,老师布置作业时,要做一个量和质的全方位研究,不要把课程辅导的重担全部设计到家庭中去,让“减负”停留在形式上。

    在广大乡村,许多家长对小孩的期望值没有城市家长那么高,陪读辅导的能力也普遍没有很强。对于农村少量家长也在陪读的现象,黄仁贤教授认为农村家长同样不要过度陪读,他告诫所有的家长,陪读目的在于养成主动解决问题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的“陪”是为了后面的“不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