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朱宝国:把肉松做成“非遗”
  • 朱宝国:把肉松做成“非遗”

    时间:2018-05-03 15:48:45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朱宝国正在制作肉松。

      台海网5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在诏安县南诏镇一条普通的巷子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门口的摊位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罐罐丝状、条状的肉松。小店里,一群穿着白衣戴着口罩的工人熟悉地撕着手中的猪肉条。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你很难将这家小店的产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

      小店的主人叫朱宝国,提起他生产的肉松,诏安人都不会陌生。2017年,“朱宝国肉松”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诏安美食名片之一。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朱宝国生产的肉松用料十分讲究。每天清晨,他总是猪肉摊的第一批客人,精选当日鲜宰土猪后腿,剔去筋膜和肥肉,用独创的配料腌制五个小时,再进行三个小时的高温翻炖,肉起锅后由七八名工人趁热手工撕丝。

      “手撕的肉松不会破坏其中的纤维。”朱宝国一边熟练地撕着肉条,一边解释道。手撕完的肉条还要放进焙炉焙三个小时,烤至干透,最后将通过检验的肉松装罐,一整套工序完成后,时针已经指向晚上十一点。无论前一天多晚休息,第二天早晨,朱宝国还是会坚持五点起床选料,开始新一天的循环。

      说起朱宝国家制作肉松的历史,可追溯到民国初,其祖母沈氏创始生产肉松,产品除了内销外,还托广源号寄水客(今称为快递)销售至新加坡,产品十分畅销,后因战乱导致交通不便,外销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朱宝国的父亲朱伍圆承接起肉松产销。

      从小就在店里帮工的朱宝国很喜欢这门工艺,也一心想把这门工艺传承下去,1985年,20岁的他以第三代传承人的身份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创新,扩大生产。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提高效率,朱宝国花了1000多元引进了一台焙炉,原本焙肉松需要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二。此后,他还根据当地人的饮食爱好,开始研发粗条状的肉松,新产品得到了顾客们的喜爱,他再次扩充规模,引进三台焙炉同时作业,产量又翻了一倍,最多一天能用掉猪肉200~250公斤,售出产品几百瓶。

      肉松制作时间长,工序麻烦,焙炉虽然提高了效率和产量,但每隔15分钟就要人工翻炒一次,据朱宝国统计,3个小时下来要翻50多次。因此,朱宝国的收徒标准第一条就是不怕吃苦。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朱晓生愿意成为“朱宝国肉松”的第四代传人,继承这门工艺。

      “年轻人想学的都可以来找我,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为了让这门工艺传承并发扬出去,朱宝国愿意广收门徒,并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坚守信誉、恪守工艺,61岁的朱宝国对于肉松的制作和研发热情不减,相信未来,这张诏安非遗美食名片能为美食客们带来更多惊喜。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03/content_1103790.htm?div=-1

    原文标题:朱宝国:把肉松做成“非遗”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