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摄影师三郎:定格公益的“酸甜苦辣”
  • 摄影师三郎:定格公益的“酸甜苦辣”

    时间:2018-05-03 15:44:5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本组图片是三郎为空巢老人拍摄的作品。

      台海网5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结束了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内福美术馆的“汇爱筑暖巢”城市空巢老人公益摄影展,福州梦马家庭摄影负责人三郎长长吁了一口气。新年伊始开始筹备、策划和拍摄,赶在拗九节前布展,三个月来,他和团队全身心投入这场公益摄影展。

      这是他参与策划和拍摄的第二个公益摄影展。去年元宵,他和福建省简单助学公益协会合作的公益摄影展“走近走进”曾经引起不小的反响。

      三郎产生拍摄空巢老人念头已久。去年12月,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联系三郎欲筹备一场以老人为主题的公益摄影展,三郎爽快答应。

      他们商议后决定将目标锁定为城市的空巢老人。精心挑选了6个老人,三郎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500∶1比例精心挑选的照片,用影像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

      影像是边缘群体的发声渠道

      三郎本名黄育浩,在家中排行第三,同事见其工作勤奋又称他为“拼命三郎”,后来他就干脆以三郎称呼自己。

      本职工作是商业摄影,对于公益摄影,三郎坦陈不是心血来潮,因为做公益一直是他的习惯。早期他在西安念大学时,常常与喜爱摄影的同学自费进入陕西秦岭山区,为贫困家庭拍摄纪实片,也会为他们筹资捐物;2016年7月,台风“尼伯特”重创闽清,三郎与越野俱乐部成员驾驶越野车,多次往返灾区运送物资;三郎的“公益足迹”也曾到云南,在当地的爱心助学公益协会中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去年年初,福建省简单助学公益协会邀请三郎协助推出公益摄影展。于是,三郎及其摄影团队历时2个月,走进宁德市寿宁县、三明市宁化县、福州市永泰县盖洋乡和闽清县、南平市光泽县及建瓯市,拍摄重残、单亲、精神障碍等6类代表性家庭,展现出孩子们家庭的真实状况。

      “让影像发声,这是我拍摄的初衷。既反映家庭残缺现实的一面,也体现出他们苦难中坚持走下去的乐观与豁达。”三郎觉得艺术力量直指人心,美就是善良。

      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三郎,对于公益摄影有着自己的底线,三郎称自己不喜欢拍摄猎奇主题或寻求视觉刺激。“一场摄影展里或许有少数几张照片让人觉得沉重,但是总体上观众看完偏舒适,可以适应与接受,不能夸大放大他们的悲惨。”

      用影像去帮助老人等边缘与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渠道,帮助他们表达诉求。“例如我这次拍摄的残疾老人陈发弟,因为所居住的地方不具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老人出门十分不便。老人希望无障碍设施推广更普遍些,我们就用影像照片表达老人的内心诉求。”三郎说。

      在城市空巢老人摄影展里,三郎也试图传递正能量,如住在照料中心的“老革命”夫妇,两人或在阳光充足的书画室内,妻子为丈夫细心磨墨,丈夫则拿着毛笔写字,或站在繁密苍翠的大树下幸福合影。

      走进他们,更得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对于快节奏的商业摄影,公益摄影也有自己的“麻烦”之处。“走进他们的生活,更得走近他们的心灵。”三郎说。

      孑身一人的老人陈发弟几乎没有一张像样的单人照,甚至他也记不清楚上一次拍照是什么时候。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每日离不开轮椅,即使住在一楼,他也很少下楼,偶尔拿起老式的有线话筒,唱唱歌,成为最大的消遣。

      直到摄影师三郎的到来,陈发弟老人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照,也终于有人能够陪他唠唠嗑,空荡的家中久违地出现了除老人自己以外的人声。面对三郎,老人缓缓絮叨着久未向他人提起的过往的故事。

      三郎说,老人其实一开始对他这个陌生人是有设“心理防线”的。从陌生到亲近,三郎与团队成员不断真诚沟通和努力。一次,他注意到老人爱抽烟,所以每次来陈发弟家里,先在桌子上放一包烟。“基本上烟抽完,故事也能聊得很透彻。”多年的摄影经历,尤其是因为长时间从事人像摄影,三郎掌握许多与人沟通的技巧,对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细节愈发敏感、细致入微。

      除拍摄陈发弟外,三郎陆续拜访了另外五个居住在福州市区的“空巢家庭”,涉及类型包括住照料中心的“老革命”夫妇、失独、终身未娶、因生活不能自理住养老院者、无亲故只身一人。

      陈发弟老人尽管身体残疾,“不幸”中的“万幸”是他尚有亲人在世,陈发弟有一个哥哥。每次逢年过节,哥哥都会过来接弟弟一起到家里吃饭,饭后再送陈发弟回去。其实,老人不愿意到哥哥家过节日,因为每当看见哥哥家欢声笑语,妻子陪伴其左右,儿孙绕膝,他只能在旁边看一看笑一笑。三郎说:“前面热热闹闹,一回家就是空空荡荡,这种落差感是非常难受的。我很能理解空巢老人恐惧过节和夜晚,害怕‘你的世界只有你一个人’。”

      每次拍摄,三郎尽可能快速地投入到当时情境中,角色转变,情感投入,三郎称特别是做“怒”与“哀”主题的摄影,对自己是一种现实与情绪冲击。“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这是对大部分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三郎这次拍摄的空巢老人王桂华,由于各种原因在用铁皮、塑料布遮挡的屋子里住了好几年,屋内拥挤,简易搭制的床冰冷、不牢固,对于她的生存状况,三郎也觉得挺震惊。

      公益授人既要“鱼”也要“渔”

      三郎把做公益活动归为自己的“情怀”因素,他坚信人需要“情怀”也要“面包”:只有当物质基础稳定,才有更多能力去帮助弱势群体。现在,三郎创办的影像公司已步入正轨,稳步发展,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坚持“公益梦”。

      从简单公益的合作开始,三郎有一个梦想:接下来,每年关注与拍摄一个群体,延续“走进走近”这一主题。“我的设想里,希望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群体,譬如比如因子女工作繁忙,特意进城照顾孙子孙女的随迁父母;那些因为城市改造而产生的‘拆一代’……”三郎说起计划显得有点兴奋,“我经常修片子到凌晨两三点,在那时的福州路面有很多被忽略的群体,例如洒水车、拉土车及运菜车司机。我也想拍拍他们。”

      自己做公益,再到接触公益群体,对于公益的理解,三郎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公益既需要授人以“鱼”,社会直接给予失去劳动力的群体物质生活方面的帮助,包括城市空巢老人,同时也需要授人以“渔”,“像农村失学儿童,需要外力介入,让适龄儿童继续读书,传授知识与积极的生活观念,助力他们未来的发展”。

      (本文出现的名字陈发弟、王桂华均为化名)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03/content_1103787.htm?div=-1

    原文标题:摄影师三郎:定格公益的“酸甜苦辣”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