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用绣花功夫“编织”城市新貌——龙文区落实“门前三包”见闻
  • 用绣花功夫“编织”城市新貌——龙文区落实“门前三包”见闻

    时间:2018-04-16 15:46:05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4月15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建设的初衷。

      市容和环境卫生,考验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以“包市容市貌、包环境卫生、包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门前三包”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2017年9月,漳州首部实体性法规——《漳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出炉,着力突出实在管用,推动城市管理落小落细落实。

      龙文区在实施“门前三包”工作中“软硬兼施”,约束倡导“双管齐下”,提升群众守法自觉,激发群众文明自觉,确保“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地生根,为全市全面铺开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借鉴。

      硬约束破解“堵”

      肆意违停,拖走!违法广告牌乱立,一律拆掉!流动摊点,劝离清理,拒不配合,依法处罚……

      “整治持续好一阵了,在龙文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还可以看到‘门前三包’红黑榜。”市民林惠勤一边指着沿街店面,一边对笔者说。

      林惠勤一家,去年从云霄农村老家搬至龙文,在万达商圈临街门面开食品店,“这里人气旺,不过,电动车、自行车甚至小轿车违停严重,常把人行道堵得满满当当。”大家形容这些地段是“人在车中走”。

      如何“人车分流”,破解“堵点”?

      今年3月底,在试点基础上,龙文区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开启“门前三包”示范区行动及创建迎宾路、水仙大街等10条达标街区。万达商圈就是重点整治区域之一。

      “示范区涉及步文街道和碧湖街道辖区,集中全区60%以上的店面。”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黄俊勇介绍,万达广场、明发广场、融信等一批城市新“经济圈”“生活圈”位居其中,小区集聚,商贸服务业繁荣,也是入城的“门面担当”。

      范围广、人群密、车流大,管好“包”好实属不易。“各种要素相互叠加,最具挑战性,有利于积累经验。”

      动真格、出重拳——

      按照“门前三包”法规具体实施,区城管执法局、碧湖街道办事处、龙文交警大队等多部门形成联动,对市容乱象开展集中整治。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龙文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工作格局。“严查严管是手段,不是目的。”黄俊勇认为,不能“毕其功于集中整治之一役”,要让心存侥幸的人感到震慑常在,“门前三包”入法,来得很及时,也让广大城管队伍更能体现作为、展示作为。

      “以前关起门来,搞好店里卫生就行,现在白纸黑字签了责任书,遇到门前‘脏乱差’,我们也不能视若无睹了。”林惠勤指着店外墙上的“门前三包”责任牌,“时时提醒别人,也提醒自己。”

      “硬约束”彰显大力度。目前,龙文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178份,悬挂责任牌4178个,责任签订到位率98%。

      新思路补齐“短”

      责任书,不是“一签了之”。

      “张姐,箱子收进去一些嘛。”“林总,门前摩托车是您客人的吗?几步路就有停车位,花一两分钟时间挪一下。”

      4月13日,严淑芬又出来“巡街”了,“做一点‘家门口的事’,平时上班先绕社区走一圈。”严淑芬是蓝田镇毅阳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漳华东路毅阳社区段“街长”。

      为配套《法规》,2017年9月,龙文区同步推出“街长制”,按照网格化和分片区,做到像落实河长责任制一样,落实街长责任制。目前,龙文有明确街长89人。片区街长由各镇、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每条道路的管理街长由镇、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也会注重吸收热衷参与社会管理的群众。”

      “做好宣传、巡查、服务和表率,失责要追究。”严淑芬举例,若遇店铺装修,社区就联合物业提前介入,监督店主把装修垃圾摆放到指定地方,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从源头抓起。

      与“街长”一同上路的,还有各种大中小型电动保洁车,它们“灵活”穿梭于城区主次干道,进行“飞行保洁”。

      “‘门前三包’还历史欠账,也要‘补短板’。”龙文区主要领导表示,创新城市环境整治手段更为关键。

      今年起,龙文区委托漳州环境集团承接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工作。环境集团投入8000多万元,新购置各类大中小型清洗车辆、洗扫车辆、电动四轮扫路车、电动三轮扫路车、垃圾压缩车等专用车辆约150多辆。多兵种、立体化、全方位清洁,效率提高了三倍。

      此外,区环卫处创新“门前三包”深度保洁方法,保洁员“上门收集垃圾”,店铺“垃圾不落地”,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面子”光鲜,离不开“里子”强健。龙文区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去年来,该区新增环保公厕10座、新施划停车线15362米、新增停车位5908个、新增防护栏3.4公里。

      下一步,龙文区将启用建设数据城管中心,与市城管执法局数据共享对接,覆盖全区城市监控、管理、调度、案件采集,注重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重引导柔性“疏”

      “他们也不容易,你们要帮忙一起配合。”近来,在步文街道龙昌路,有位大爷嗓门特别大。

      “您都80岁了,管这么多干啥?”“呀,大爷您不是之前跟我们一起摆摊的吗?”看到大爷,昔日几个“摊友”打趣。

      原来,在过去,这位大爷推个自行车就上街卖土鸡蛋,“占道经营”是常态。去年,就被区执法局步文中队队长彭红星“逮”到几回。

      没想到,彭红星并未将老人“一赶了之”,而是买下所有鸡蛋,让大爷早早收摊回家。

      此后,大爷一出摊,彭红星就“买单”。这一买,就是一年。

      大爷有段时间没出现,彭红星打听得知其不小心摔倒了,就托人带水果前去慰问。

      柔性执法,给刚性法律加一缕温情。不久之后,一位拄着拐杖、不定期“上岗执勤”的义务协管员就出现在了路口。

      同样角色转换的还有市民周森。上班早高峰,摇下车窗,买份早餐,然后再龟速“挪动”,与摊贩、行人、自行车“擦身而过”。住在福隆城小区的周森很“矛盾”,“小贩谋生不易,我们买东西也方便,何必赶走,但是,交通、卫生环境严重受影响。”

      商贩想要生存空间,市民需要生活空间,对待流动摊贩这个“老大难”问题,不能简单“一拆了之”,但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对此,龙文出实招,提出“在整治的基础上,做精细精心安置”。

      去年来,龙文区共推进11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其中,小港、下洲、东裕等6个农贸市场已竣工投用。大部分流动摊贩被陆续引导,入市经营。

      小贩和城管的“游击战”,来自河南的霍格勤深有体会。她在路边卖菜多年,如今已入驻蓝田综合大市场。这是漳州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室内综合型农贸市场,面积达3500平方米,辐射范围达10个社区、10万群众。

      另外,针对卖早点的摊贩,龙文城管推出“定点定时摆摊”措施,在不影响交通及环境的前提下,允许其在临时指定区域内摆卖。

      堵、疏、引相结合,标本兼治。龙文“门前三包”工作赢得管理效果的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出摊再也不用风吹日晒雨淋了。”霍格勤正享受上“稳稳的幸福”。

      “再也不用怕堵,七弯八拐与摊贩争道了。”市民周森说,“大家图一时方便,最后都不方便。今后我还会在自家小区、朋友圈大力宣传,让身边的人共同养成文明习惯。”

    原标题:用绣花功夫“编织”城市新貌——龙文区落实“门前三包”见闻

    原链接: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8/04/15/011237057.shtml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