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华安畲乡打通村民致富路——宽了三米 大不一样
  • 华安畲乡打通村民致富路——宽了三米 大不一样

    时间:2018-04-06 16:58:28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

      台海网4月6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沿着刚拓宽的蜿蜒山路,来到华安县高安镇坪水特色村寨,独具畲族特色的“双凤朝阳”牌坊屹立村口,古色古香的山门上挂满大红灯笼。

      拥有近400年历史的坪水村,坐落于高安镇鹰仔尖的山麓中,海拔680米,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崇德楼、昆凤堂等古代畲民聚居地。世代居住其中的畲民,依然活态传承着古老的人居方式与乡村礼俗。

      今年农历正月初一,村里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畲乡“火把节”,当日游客量高达1.6万人次。直至元宵,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偏远静谧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

      “这得先归功于镇上通往村里道路的拓宽。”村主任钟淑虹说,“现在流行自驾游,可是以前这条路才3.5米宽,来往车辆交汇难于避让,经常堵成长龙。”

      “拓宽道路势在必行。”眼看着兄弟村新圩官畲的乡村旅游做得如火如荼,而坪水“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却囿于“山高路远”得不到开发,村支书钟海金号召村民行动起来。

      “修路是实实在在为村民造福,还要什么占地补偿!”没想到,村民一致同意修路,需要腾地的村民更是自愿无偿让地。开路的线拉到哪儿,哪儿的主人就把自家土地清理干净,或茶园,或果园,或竹林……7公里村道修下来,占用到的一百多亩地,村民都不要一分钱补偿。

      不仅如此,在修路过程中,村委自发组织人员为道路建设维持秩序,村民还主动为施工人员送茶送水。

      一直为道路施工义务值守的老村长钟火旺由衷感慨:“我们几代人都生活在这里,把路修通后,运输方便了,大家也可以在家搞种植、养殖什么的,不一定要到外面打工,在家也可以发家致富。”

      仅一个多月时间,3.5米宽的“羊肠小道”已然拓宽成6.5米宽的“阳光大道”。钟海金笑着说,山路宽了,游客自然就多了,发展乡村旅游之路也宽了。

      同是畲族特色村寨的兄弟村官畲村在新开辟一条村道后,更是走出了一条“茶业富民、旅游兴寨”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铁观音茶叶专业村、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以前赶集是沿着崎岖小路,物资靠肩挑,来回一整天,村里经济落后。”村民蓝阿周回忆说,过去交通的不便,村寨的闭塞,让官畲村被戏称“光赊”村。

      随着茶产业的日渐兴起,原来唯一一条狭窄弯曲的盘山路,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

      “旧路蜿蜒,得重开新路,我带头把自家茶园无偿让出。”村支书蓝金福的7亩多茶园恰好是新修道路经过的地方。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村民纷纷响应,无偿让地修新路。

      2015年,一条3公里长的新路很快就通了,村里到县城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村里乡村旅游之路也从此畅通“火热”起来。

      淳朴的民风,恰似热情的邀约,引来了投资者的目光。去年坪水村成功引进福建鹿途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运营全村的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官畲村所在的乡镇新圩镇也与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正式签约,合作运营乡村度假旅游。项目计划投入10亿元,分三期建设,着力打造集“乡村文创、温泉养生、田园度假、滨水休闲”为一体的乡村度假旅游综合体。

    原文链接: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8/04/06/011233618.shtml

    原文标题:华安畲乡打通村民致富路——宽了三米 大不一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