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武穆遗风何处寻 白云岭下岳家庄
  • 武穆遗风何处寻 白云岭下岳家庄

    时间:2018-01-15 16:24:37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岳家庄全貌。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在永泰县白云乡岭下村,有一座岳家庄,相传,住在这里的都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后人。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金戈铁马,如今置身岳家庄,还能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的壮怀激烈吗?记者这就带你去探访一下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古老山庄。

    追古步祖 不忘本源

    岳家庄原名石室坊、步祖村、尾楼厝、寨厝、岳厝。2002年以后,岳家族人商议改用此名。

    站在寨门前远眺,庄前有一块绿地,平坦开阔,形似半月浮江;溪水绕流,又如玉带环腰;小景笔架印盘,分列两旁。后山屹立着两块扁形巨石,酷似“石鹰展翅”,欲飞又止,像是在时时刻刻保护着这座古老的庄子。

    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6年),岳武穆王第十七世孙喜姝公,自仙游县兴泰里象溪乡(今仙游县菜溪乡)迁来此地定居。初来之时,遍地蒺藜,一片荒凉。喜姝公带领族人垦荒造田,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至二十二世祖孝西公,已是家道充裕,富甲一方。孝西公兄弟二人于道光21年(公元1840年)建造岳家庄,翌年五月竣工。庄子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共有房间162间。为缅怀先祖之功德,教育子孙后代不忘本源,当时取村名“步祖村”。

    龙韬甲族 豹略名家

    岳家庄大门的正中央嵌有镇邪物“麒麟含剑”雕塑,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大门左右刻有楹联:“未能言润屋,聊以爱吾卢”。

    岳家庄为三进单天井。首进为回廊,设有一重门,门后设屏风,两侧建有双层书房及厢房,天井呈长方形,全青石板条铺就,两侧各有走廊。二进为正厅,建有官房、次房、侧房、双层厢房;三进为后座一列,中有小厅,左右建有二层厢房,与围墙连在一起。

    踏着青石板条铺成的五级台阶,步入正厅,只见正厅屏门上方悬挂有岳家堂号匾额“忠孝堂”,之下为岳姓郡望名“山阳郡”。屏门中央张贴有乾隆御赐岳飞第五子岳震后代的排辈32字“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远光,英贤辅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风,山高水长”,屏柱联为“神策立功寇虏何跨拐子马,有书传世儿孙犹慕金陀坊”,“文魁”“望重乡评”“硕德盖乡”三面鎏金匾额成“品”字形悬挂于高堂之上,熠熠生辉,沉稳雄浑,让人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厅中顶梁柱为举人林汝明撰联“报国忠贞天下武功第一,奋身桥梓古今杰士称双”,出廊大柱是本族门第联“龙韬甲族,豹略名家”。联句均为凹字镏金,遒劲有力,折射出先祖岳飞“精忠报国”的丰功伟绩,颇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窗花和门上装饰,图案多为琴棋书画,书卷气甚浓,也印证了岳氏家族历来对教育的重视。

    虫子不蛀 白蚁不来

    跟永泰众多庄寨一样,岳家庄建有坚固的围墙,围墙地基厚度约3米,随墙体升高逐渐减少至1米,整体成“梯”字形,高度约7米,墙体扎实稳固,可谓固若金汤。

    在西北与东南方位的围墙角,建有两座望风楼,站在楼上,动静尽收眼帘;围墙内四周楼道相通,墙上有斗形窗口并设有倾斜式枪眼,这些枪眼用竹管作套,即可打枪,也可以灌入沸水,足以令来犯之敌闻风丧胆。通往厅堂的路弄共有6个大门,均用厚木制作,配有硬木门栓,坚固耐用,贼寇极难撞开。

    岳家庄的排水系统也十分先进,足见古人智慧——围墙外围四周建有深50厘米的排水沟,方石铺底;庄院之内,廊与廊相连,沟与沟相通,最终所有污水都汇聚一处,由门前大排水道直接向外排出。这些配套设施设计合理,极尽巧思,又经后人不断完善,使得岳家庄虽历经近200年风雨,仍“虫子不蛀,白蚁不来”,令人叹服。

    耕读传家 诗书继世

    数百余年,岳氏族人在白云乡耕读传家,牢记“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何患国家不太平”至理名言,以“精忠报国”为家训,勤奋劳动,刻苦读书,传承着家族文化。

    旧时,岳家庄有许多族人子弟就学于官府办的各类学校,时有学子参加官府举办的各类会考。据《岳氏族谱》记载,有国学生岳拔忠、武庠生岳名烈;有名誉地位颇高的乡绅人士。如,给匾“望重乡评”的“乡饮耆宾正八品顶戴”的授予者岳瓒扬,给匾“硕德盖乡”的“乡饮耆宾正八品顶戴”的授予者岳珊扬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泰岳家庄也涌现出不少学业有成者,如今就学于全国各高校的岳氏学子不在少数。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身居何职,岳家后人都秉承先祖遗风,人才辈出,可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