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泉州的士等红灯、堵车 每75秒拟收0.5元
  • 泉州的士等红灯、堵车 每75秒拟收0.5元

    时间:2018-01-12 16:44:11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昨日下午,泉州市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19名听证参加人全员出席,其中包括9名消费者,1名学者专家,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名经营企业人员等。

    对于市物价局关于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方案,大多数听证参加人支持按方案一进行调整,即起步价由3公里8元调至3公里9元。多数听证参加人表示,适当提高巡游出租车运价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作为泉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出租车驾驶员的安全和服务意识也应加强。

    听证方案

    乘客平均每趟次多花两三块

    为促进巡游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结合成本监审,并参照毗邻地区定价水平,泉州市物价局起草了泉州市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方案。

    两种方案都将燃油附加费并入运价,起步价由3公里8元,分别调至3公里9元、3公里10元,两种方案都提高了停车或低于12公里/小时的等候费,现行方案第一个5分钟免费,新方案将按0.5元/75秒计费,也就是说,等红灯、堵车等情况都要额外收取等候费(详见表格)。

    运价调整势必增加了乘客的经济负担。经初步核算,若按方案一进行调整,乘客平均每趟次乘车成本增加2.38元;若按方案二进行调整,乘客平均每趟次增加乘车成本3.39元。

    调整背景

    运营效率降低 驾驶员流失近半

    据了解,截至去年7月15日,泉州市共有出租汽车企业16家,其中中心市区8家、各县市区8家;扣除报废与停运车辆数,实际运营的出租车仅有2499部,实际在岗出租车驾驶员3826人,比上年减少了43.2%。

    据参与听证会的市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行的巡游出租车运价是2013年制定的,2014年进行了微调。近年来,由于社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而巡游出租车行业受网约车等冲击,出租车运营效率降低,司机收入基本没有增长。加之出租车行业工作强度大,安全营运要求高,行业吸引力明显下降,不少司机选择离开。这对加强出租车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低速等候费偏低,是导致司机不愿在高峰期进入市中心载客或拒载的重要原因。

    听证意见

    提高低速等候费 缓解高峰期市中心打车难

    听证会中,大多数听证参加人认为,方案一调整幅度较小,既考虑了出租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兼顾了市民的承受能力,支持方案一的调整。

    经营者陈智刚表示,出租车运营成本增加的同时,网约车的加入也吸引了一部分客流,若价格调整幅度过大,使得更多人不愿意乘坐出租车。而按照方案一,3公里之内的短途出行与调整前相比价格变化不大,不会加重短途出行的花费负担。

    消费者傅毅俊也支持方案一,平均每个月搭乘出租车费用约200元的他,算了笔账,若按原出行计划,按方案一现每月搭乘出租车费用为226元,按方案二每月为238元。另一位参会的消费者吴剑伟也表示,随着公交、共享单车、网约车的发展,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更丰富,市民出行依赖出租车出行比重不大,调价不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与此同时,驾驶员能增加相应报酬,也有利于激励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来自市交通运输委的参会人吴咏雄设身处地地说,在拥堵路段开车,劳动强度比一般行驶要大,适当提高低速等候费,是一种合理的按劳所得。消费者李菲菲也认为,以75秒作为计费单位合理,能激励出租车高峰期在市中心运营,改善高峰期城市交通的供需关系。

    大部分听证参加人都认为,调整出租车运价,有利于提高司机从业意愿,降低拒载率,缓解打车难现象,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