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西城28项文物腾退收官 启动历代帝王庙等文物修缮工程
  • 西城28项文物腾退收官 启动历代帝王庙等文物修缮工程

    时间:2020-07-04 20:2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15日电 (杜燕 刘辰)北京市西城区是北京老城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文物资源丰富。今年,该区实现28项文物腾退收官,同时启动历代帝王庙、京报馆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还新认定西板桥、嵩云草堂、山左会馆等8处区级文保单位。这是记者今天从“西城区2019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获悉的。

    西城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皇家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遗迹遍布全区。西城区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城区将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对象,凝结为“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即“四名”),建立具有西城特色的“四名”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探索历史街区更新途径,积极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

    在制度创新、模式探索方面,西城每年都有新进展。今年,菜市口西片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是北京市首例实施的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申请式改善的民生项目。

    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一种积极探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活化利用,已经开馆30周年的郭守敬纪念馆在今年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不仅备受观众喜爱,也获得文博圈各方从业者的大量好评,成为西城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共建的又一优秀案例。

    负责人还指出,西城责任规划师制度,在总体规划实施、更新设计落地、精细化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9年上半年,全区15个街道办事处与15个责任设计师团队全部完成签约,结合全区开展街区更新城市设计,使名城保护工作成果更多更惠及全体人民。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西城区有363处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165处(占总量的46%)。该区启动5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实现28项文物腾退收官,同时启动历代帝王庙、京报馆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还新认定西板桥、嵩云草堂、山左会馆等8处区级文保单位。

    负责人指出,近年来西城区努力留住老街坊和老砖、老瓦、老物件、老风貌、老韵味,人居环境改善与风貌保护实现了双提升。但在推动老城保护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在一些街巷、胡同、院落的修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规制不严谨、实施不精细、个别风格不协调的情况,问题不能回避,今后,将从设计到实施更加注重精细、严谨,真正让老城保护、老城风貌更好地展现出来。

    年会上,著名古建筑专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顾问王世仁谈到恢复性修建时表示,要做到应保尽保。恢复性修建,恢复的是文化、记忆、乡愁,“已经消失的要把它恢复起来,已经改变原状的要把它恢复起来。”

    著名古建筑专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顾问马炳坚表示,北京老城风貌保护和恢复性修建,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尤其是让年轻人熟悉传统建筑的营造方法和法式、构建等。

    当天,前德国汉堡市城市规划与房屋管理局副总规划师、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设计客座教授冯曼斯伯格,德国景观设计师、AECOM北京景观设计总监齐默尔曼,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永明以及西城区什刹海阜景街、大栅栏琉璃厂、天桥演艺区等建设指挥部代表围绕名城保护分享经验。

    据悉,西城名城年会由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办,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九年,每年都会特别邀请名城保护领域的国际专家参与,已有十余位来自法国、英国、日本、瑞典等地的著名学者参会。(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