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超威: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转型
  • 超威: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转型

    时间:2018-10-23 00:00:00  来源:  作者:

    当前,动力电池产业深处“寒冬”,然而,一家拥有20年历史的动力电池企业却不惧“寒冬”,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仍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家企业就是超威集团。超威何来的底气?带着重重疑问,记者走进了这家老牌动力电池企业。

    进入厂区之前,尽管前一天已经事先预约,记者还是遭遇了阻拦,一定要经过定点对接人的沟通并登记才能进入厂区。进入厂区之后,记者才发现,大门这一道关只是超威严格管理的一个缩影。

    多元路线并举

    1998年成立,2015年开始由电池制造商向能源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型,超威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如今一个在全球设立108个子公司的香港主板上市、年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严格的管理确保了超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

    走进锂电展厅,最先吸引记者眼球的不是超威这几年在锂电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而是与展厅隔了一道玻璃幕墙的自动化锂电生产线。在这里,大量的机器操作取代了人工,锂电池在生产线上快速生成。这样高效先进的生产方式打破了记者对电池企业低端生产的固有印象,而敢于把这条生产线和展厅一起对外开放,更足见超威在生产方面的实力和信心。

    “您看到的是我们今年刚刚开发成功并量产的新一代汽车动力锂电产品(方形铝壳),它在实现能量密度221Wh/kg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常温循环充放电超过3000次的长寿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比肩行业量产动力电池的最高水平。”超威集团锂电技术负责人介绍。他同时告诉记者,目前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是一款高能量、长寿命、高安全的新型锂电池,它是超威的第三代汽车动力锂电池,目前这款产品产能可配套1.5万辆新能源汽车。

    除了生产工艺的提升,超威的锂电池技术也在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在锂电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多条技术路线并行、自主研发与合作相结合的战略。在型号技术路线上,主要采取方形吕壳、软包形式;在材料体系上包括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等;在产品梯队上,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超长寿命、低成本的产品已成型。这样的多元化战略可以保障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该技术负责人介绍。

    多方合作实现技术领先

    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性,超威坚持“人才在哪里、技术在哪里、项目在哪里,就把研发平台建到哪里”的理念,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建立了17个研究院和研发机构;先后与美国通用电气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钠盐电池产业化;与德国沃拉博合作开展低压高功率电机研发;与法国SCPS公司合作锌镍电池项目研发;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合作石墨烯材料项目研发;同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能源3.0研究等等,形成以钠盐电池为代表的多场景应用电池品种结构。

    “我们预计2020年推向市场的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350 Wh/kg,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完成中试,随时可以量产;同时,我们正在与国外合作开发能量密度在300~350Wh/kg的电池,已经可以在无人机上应用,相信不久后也会应用到汽车上。”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技术上,超威一直秉承紧跟行业先进水平的原则,适时推出满足当前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做好技术储备,为未来市场做好准备。“动力电池攸关生命财产安全,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尽管我们的产品已经完成中试,但我们并没有大批量投入市场,而是在一步步调试,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能达到最优状态后才会大规模量产上市。”上述负责人强调,作为一家立足长远、全面发展的老牌企业,超威在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更关注产品安全,力求让每一个用户都能享受安全、高效的电池产品。

    产品的技术保障坚定了超威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面转型的步伐。2016年,超威成立浙江普朗特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目前,该公司成功完成资质申报,首辆载重4.5吨的电动物流车被列入工信部第300批公告目录。公司先后开发了4.5吨平台鼎峰纯电动轻卡、3.5吨平台擎峰纯电动小卡以及2.5吨平台骏峰纯电动微卡三个平台。除了整车,超威还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储能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记者 王金玉)

    转自:中国汽车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