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大光热”为太阳能产业融合
  • “大光热”为太阳能产业融合

    时间:2013-08-16 00:00:00  来源:  作者:

    太阳能光热正在经历一场产业变革,标志性信号是太阳能龙头企业正向热能、热电以及多能源复合供货商转型。

    日前在第七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太阳能行业领军人物日出东方四季沐歌董事长徐新建用“大光热”三字阐述了这场变革的方向。“‘大光热’就是突破现有的光热产业的边界,实现从低温到中高温的技术升级,以及从热水到热能、热电领域的延展,同时以开放融合的产业化思维,将太阳能、空气能等产业打通至横向扩展。”

    “大光热”时代到来

    有数据显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光热的年产值已达千亿元,太阳能集热器的年产量超过4200万平方米,占到全世界的70%以上,太阳能的安装保有量达1.45亿平方米,占世界80%以上。与此同时,太阳能光热的产能95%是在国内消化,节能贡献率日益突显,宏观政策的暖动力也在不断加码。

    今年上半年,工信部下发《关于促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优化升级,以发挥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到2015年,培育3家年产销量250万台以上的龙头企业,与之相呼应的是,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也发布四季沐歌2012年销量第一的行业统计数据,行业集中度、优势资源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拢已成必然。日出东方四季沐歌总裁李骏表示,除了太阳能热水以外,中高温热能、高温热电领域以万亿为单位的产业规模有待开发。

    事实上,在太阳能领域,100摄氏度以下的热水为低温,100—250摄氏度为中温,250—400摄氏度为高温。中、高温在工业上的应用空间很大。以太阳能锅炉为例,我国有50多万台工业燃煤锅炉,如果改用太阳能来低温预热、中温加热,每年可以节约4000万吨左右的原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万吨。有专家预计,仅工业锅炉一项就将带动1.3万亿元的太阳能新兴市场。

    记者获悉,目前太阳能中温技术已相当成熟,苏南地区的很多印染企业都在使用,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在纺织、食品、海水淡化等领域,太阳能中温应用也已破题,市场潜力巨大。

    太阳能高温热发电虽然经历了一些羁绊,但是本月初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政策研究报告》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即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教授表示,太阳能已经从“草根经济层”成功跻身于宏观“战略经济层”,“大光热”是时代大背景下的蓄势性爆发,以“融合”为主题的战略扩张已经打开了光热产业的整合创新空间。

    融合与跨界

    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竞争是太阳能产业纵向融合的第一步。早在2010年,四季沐歌洛阳全产业链工业园的落成之时,太阳能“产业驱动”向“驱动产业”的力量已经显现,在成本优势、协同效应、规模效益的共同作用下,四季沐歌母公司日出东方已成功上市。

    但是,要想驱动产业升级,仅凭产品、技术、人才、营销以及产业链的优势是不够的,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决定了企业拥有和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潜能。

    李骏表示,大光热是方向,在打通产业链之后,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产业融合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全新的视角考虑新的环境,制定新的发展策略。在企业战略层面,当前的任务是以太阳能光热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及多能源技术的复合,从单一能源向复合能源转型,从单一的热水向热能、热电的中高温领域拓展。而从市场格局看,这一技术障碍已经突破,产业融合正在提速。四季沐歌一期年产30万台空气能热水器的顺德产业园已经落成,成为目前业内最大的空气能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融合对太阳能产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业界评论家认为,产业融合是发展趋势,它将催生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这也意味着,随着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的产业边界将被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将被颠覆。

    以太阳能与建筑的融合为例,城市节能让平板、阳台壁挂太阳能销量激增,也让太阳能从单机销售向热水系统工程转型,不仅对系统的节能参数、多能源复合应用、智能化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太阳能与建筑融合过程中,城市居民对太阳能热采暖系统的需求也推动了太阳能企业向热能技术的成熟。

    有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农村市场、三四线城市始终是太阳能光热的主战场。但是,随着城市节能的日益紧迫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光热企业深耕城市市场的路径也更加清晰。

    “城市热水银行”也是“大光热”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它提供的是能源小区服务,像网络一样,在这个网络上有能源供货商、建筑师俱乐部、装修集体、BOT融资平台、用能单位,四季沐歌即是能源提供商,也是网络的服务商,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把推动城市节能发展的绿色动力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战略推进,推动太阳能产业升级。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